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中医药类
编号:87874
中医治疗慢性感染性腹泻偶得
http://www.100md.com 当代中医网
     [作 者]

    张其慧

    [单 位]

    [来 源]

    [全 文]

    西医认为感染性腹泻多因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而致,其传播途径有四: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接触传播、苍蝇传播。一般有发烧、腹痛、腹胀、腹泻每日3次以上并有大便性状改变。中医称为“泄泻”,本病的脉、因、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论述,认为湿热寒风皆能引起泄泻,其病变位于脾胃与大小肠,其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脾胃薄弱肾阳虚衰等,但主要是脾胃功能障碍。湛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脾虚失运,可造成湿盛,而湿盛又可影响脾胃的运化,所谓“久泻者脾必虚”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肠胃正常的水液成为湿浊,湿以下池,故见大便溏池,脾鸣且胀,身重倦怠等症状。

, 百拇医药     对本病的治疗:中医认为,久泻病程迂延,提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笔者认为久泻证实错综复杂,各类证缓往往兼而有之难以寒热虚实截然分型,往往虚实兼挟,寒热互见,故应综观舌脉,辩证施法,随证加减,久病泄泻证型虽多,但各有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以胸肋胀闷,暖气食少再因情绪波动而加剧为特点;脾胃虚解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虚衰之泄泻,多在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而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酸软为特点。

    笔者曾治慢性感染性腹泻5例,3例为脾虚湿盛型,2例为肝郁乘脾型,5例均为经下消化道造影未见明显异常,化验大便呈稀水样白细胞0-15/高,余无明显异常,根据证型的不同,随证加减,自拟方以健脾除湿为主,兼以益气活血散风,湿肾止泻,方法如下:

    当参10g、茯芩30g、白术15g、甘草12g、干姜15g、黄芪30g、当归12g、白芍12g、木香6g、生红10g、肉豆冠9g、胡连6g、生麦芽30g、半夏12g、防风12g、车前子15g方中取党参、茯芩、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干姜温阳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宫,黄芪、当归补气活血,木香调气导滞止痛,生仁淡渗利湿,肉豆蔻温肾暖脾涩肠,胡连利温下行,生麦芽解郁扶脾,半夏燥化湿浊,理气醒脾。防风理肝舒脾散风胜湿以止泻,白芍养血泻肝,甘草调药和中,全方共奏健脾燥湿,状血温阳,益气活血之功。
, 百拇医药
    典型病案举例:

    患者男性,44岁,自述9年前因饮食不调而致暴泻,经服黄连素等出治疗后症情缓解而停药,此后再于进食生冷油腻之品而发生腹泻曾在外院做下消化道造影及纤维结肠镜未见明显异常。经多种中西治疗效果不显,来我处就诊时见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便稀溏日4-5次,腹胀内差,肢倦乏力,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双脉细滑,经四诊合参,辩证为脾虚湿盛,治以益气健脾,温中涩肠,以上方5剂后大便转软,日2-3次,胃纳改善,原方继服10剂,大便成形,日行1-2次,缓以调理脾胃善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现代医学研究报道,活血散风类药物如当归、赤芍、防风等有抑制痢疾杆菌等细菌作用,清热燥湿药物如胡连等有抗炎杀菌作用,而湿脾益气药物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有调节机体免疫机制的作用,这些都为中药治疗慢性感染性腹泻提供了理论依据,至于中药健脾温胃止泻的机理日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腹泻 > 腹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