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其它各类 > 中医药类
编号:88244
中药"排石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进一步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当代中医网
     [作 者]

    杨明 郎立艳

    [单 位]

    抚顺市中医院 抚顺石油一厂医院

    [来 源]

    [全 文]

    我们根据老中医三十余年治疗肝胆管结石症的临床经验,从1998年开始制定了中药"排石汤"。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治疗组32例:男23例,女9例;40岁以上16例;病程十年以上者22例,其中达40年以上者7例,均有反复发作病史,半数以上有吐蛔虫史。临床上除有上腹疼痛且伴有寒热外,有黄疸者21例,其中19例血清胆红质在2毫克%以上,肝肿大者10例。
, 百拇医药
    X线肝胆造影发现:左右肝管以上均有结石者10例,其中伴有总肝管狭窄者4例,右肝管根部狭窄者2例;左肝管结石8例,右肝管结石4例,总胆管结石10例。

    32例中,16例曾于急性发作期进行胆道探查取石手术,7例择期手术取石及狭窄修复手术。急症与择期术后残余结石用药者23例,未经手术单纯用药者9例。

    中药治疗及效果:本组均采用中药"排石汤"治疗,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疗程最长147天,最短14天;临床上除疼痛缓解,体温下降,黄疸消退外,其中29例大便中发现结石,22例为肝内结石,经检验证实均为胆色素结石。9例用药后效果不显(排少量泥砂结石),改用手术治疗发现4例总胆管及肝管有狭窄,行狭窄成形术;2例结石与管壁牢粘连用手指难以剥出;3例oddis括约肌瘢痕化,行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

    服药后至出现排石现象的时间最长者11天,最短4天,平均7天左右。
, 百拇医药
    排石最多病例分别为138粒、129粒、94粒及70粒,其余为30-7粒不等。最大者为3*2*2厘米,最小者为砂粒大小,其中可见胆小管形状的柱状结石。排石前后进行胆道造影对比者20例,其中结石阴影消失者3例,结石阴影减少者7例,结石阴影下移者2例,结石阴影无变化者8例。

    全组病均于症状消退后出院,无死亡病例。

    (二)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有黄疸者12例,病程在10年以上者13例。临床诊断除根据典型病史及体征外,经手术证实为胆石症者13例,另11例为X线造影及十二指肠引流中有胆固醇及胆色素结晶者。本组病例均于病情稳定期先后用生理盐水及硫酸镁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

    方法:用温生理盐水20毫升一日两次及硫酸镁20毫升一日两次口服,服药后连续查大便十天,无结石发现者为阴性。

    结果:本组应用生理盐水对照者4例,均未发现排石现象。其中2例再经用硫酸镁后,仅一例排石;另2例再经用"排石汤:均有排石。应用硫酸镁对照者20例,7例于用药后第2天出现排石现象;其中3例大便中查到结石,4例相流管排出结石。2例再度用"排石汤"均有排石。而再用硫酸镁则无排石,所排出者均为小块泥砂样结石,经检验证实为胆红色素结石。
, http://www.100md.com
    二、讨论:

    (一)关于适应症的选择:中药疗法为治疗胆石症中有效方法之一,但并排手术疗法,相反它们都是综合疗法的组成部分,应当辨证地应用。在考虑适应症时,必须从安全、经济和疗效的角度出发,配合其他适当的方法,以期发挥最大效果。

    依据我们的临床经验,中药"排石汤"的适应症为;总胆管或肝管结石小于一厘米,症状较轻,无严重并发症;急性引流或择期手术后胆管存留结石者。

    肝内广泛石多为泥沙样小块结石,手术疗法难以完全奏效,从排出符合胆小管开头的柱状结石来看,在肝内二、三级分枝以上胆管结石用中药"排石汤"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

    王某,男,25岁,心窝部钻顶绞痛反复发作16年,出现黄疸4年。患者自幼即有上腹部心窝顶绞痛。痛时伴有发冷发热,重时吐苦水及蛔虫,每年均有多次类似发作,未经治疗,每次持续十余天后自行缓解。四年来皮肤巩膜逐渐发黄,大便色偶呈现灰白色,近来加重入院。
, 百拇医药
    入院后经腹膜外肝穿刺胆道造影证实左右肝管二、三级分支有多数小结石阴影,总肝管及胆囊管亦见小结石。乃用中药排石汤加减方治疗,服药后连续检查大便,于第七天开始发现排出结石,连续两月余共排石129粒,其中有类似胆小管形状结石。排石后患者全身情况改善,肝脾均见缩小,黄疸渐退。经再次肝穿刺造影,见肝内二、三级左右肝管结石阴影显著减少。患者共服药95剂,出院后继续服药,仍不断有结石排出。

    (二)中药"排石汤"的应用疗效:

    应用中药"排石汤"治疗某些肝胆管结石症,临床上有肯定效果。本组32例用药后除症状缓解外,大便排出结石者29例。全组病例均以"排石汤"治疗为主,少数严重感染者加用抗菌素。"排石汤"组成:茵陈50、金钱草、海金沙30、大黄10、黄连10、黄芩10、木香15、枳壳15、麦芽10、内金15。肝大、肋痛、胸闷者加柴胡,白芍、郁金,双花;消化不良者加苍术、厚朴;热重、痛重者加元明粉;呕吐者加半夏、竹茹。上述药物组成具有舒肝、理气、利胆排石、泄热等作用。
, 百拇医药
    为进一步观察药物作用的效果,在应用生理盐水的对照组,证明临床自然排石的可能性极小。先后应用硫酸镁与"排石汤"对照观察,亦说明"排石汤"大大优于硫酸镁的单纯利胆作用。应用"排石汤"后的近期疗效观察,临床上可以下述四方面为依据:(1)服药后短期内疼痛逐渐缓解乃至消失;(2)热度下降;(3)黄疸逐渐消退;(4)大便查出结石及X线改变。因此大便能否查出结石并非是决定有无疗效的唯一根据。

    (三)临床排石规律:

    症状发作期及缓解期均可用药,发作期用药有时可起"因热利导"作用助于排石,但需严密观察,慎重处理。用药后再发作绞痛多为排石前症状,但泥沙样结石排石前往往无症状发生。

    排石汤一般无副作用,偶尔见呕吐,腹泻和头痛等现象,如有发生可停药数目或小量多次服用。服药后疼痛加剧及稀便为药物作用。如长期用药影响饮食,可间断停药。

    服药后一般第6-7天开始排石,可持续数日至数十日。"排石汤"的剂量也可视病人体质强弱及病情轻重缓急而定。一般可日服一剂,分两次服用。体壮证实者可日服两剂。
, http://www.100md.com
    于某,男45岁,患者10年前因胆石症而行胆囊切除、总胆管取石术。术后二个月症状复发,以后每年均有发作。自89年至94年期间每年发作后均以"排石汤"治疗先后连续排出大块结石7次,结石最大者直径3厘米,最小者1.5厘米。1995年7月症状复发再次住院,住院后给予抗感染、解痉等治疗,未见好转,开始服中药"排石汤"。用药后第5天疼痛加剧,高烧,出现黄疸,胆红质为3.2毫克%,在用药第9天突然疼痛消失,热度下降,症状缓解,次晨大便查出3*1.5*1厘米大块结石。以后有多量泥沙样结石排出,数日后症状完全消失,黄疸消退,痊愈出院。

    (四)排石机制探讨:

    祖国医学认为胆为六腑之一。它的生理机能是以通降下行为顺,任何因素影响它的通降机能时,即会发生病症。胆之不通系由于肝胆气郁和中焦湿热滞结,气血郁积胆腑,影响胆的通降;温热交蒸而黄,久而结聚不通则痛,此为胆腑发病的主要机制,因此治疗是"以通为用"的原则。"排石汤"的拟方即以舒肝、理气,利胆、排石、泄热而论治。临床上服药后可见疼痛缓解,热度下降,黄疸消退和结石排出等现象。动物实验证明,中药"排石汤"具有利胆,调节胆道运动机能及抑菌作用,临床上曾观察胆瘘患者7例,用"排石汤"后除2例无明显变化外,5例胆汁分泌量较前增加20-60%,而且服药后第四天即逐日增加。因此虽然肝内胆管无平滑肌纤维,但药物的利胆可能起到由上而下的不断"内冲洗"作用,使肝胆管结石松动而被排出。同时药物亦有解除括约痉挛及控制炎症的作用,有利于结石排出。中药"排石汤"更进一步的排石机制尚须在临床及实验方面深入探讨。,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综合症 > 肝-甲状腺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