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麻疹疾病
编号:90243
麻疹
http://www.100md.com 当代中医网
     measles

    [中医病名]

    麻疹

    [概 述]

    中医

    感受麻疹疫毒,毒邪蕴于肺脾,走窜于血络,外发于肌肤。以发热,咳嗽,流涕流泪,遍身发疹,疹退脱屑,留有色素沉着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西医

    麻疹是麻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高度传染性,对婴幼儿健康危害很大。

    [病 因]

    中医

    麻毒时邪,从口鼻而入,首犯于肺卫,故现发烧、咳嗽、流涕、打喷嚏等肺卫症状。若人体正气虚弱或热毒炽盛,致营卫不和,阳气被郁,气血不能达于四末,邪毒不能从肌肤发泄,则入里而发生变证。
, 百拇医药
    西医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在体外生活力弱,在阳光下或空气流通环境中,半小时失去活力,不耐热,对紫外线或一般消毒剂均较敏感。媒介者若能在户外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达30分钟,麻疹病毒即失去致病力。病毒在患儿从潜伏期末至出疹后5日,存在于鼻咽、气管和眼分泌物及血和尿中,有传染性。一般患麻疹后获特异抗体与终生免疫。

    [症 状]

    1 典型麻疹

    (1)前驱期:有发热、不适、咳嗽、鼻塞、流涕、咽充血及嘶哑,眼结合膜发炎、充血、流泪、畏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体温于2~3日内升高,达40℃,症状亦随之加重,重症在高热时偶见惊厥。

    (2)出疹期:在发热第3~5日,当发热与呼吸道症状均达高峰时开始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发际,很快波及面部、躯干,第2~3日遍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和足底。
, 百拇医药
    (3)恢复期:出疹3~5日,按出疹先后顺序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棕褐色,表皮有糠麸样脱屑,留有褐色色素沉着,2~3周后方完全消失。退疹时体温下降,症状减轻。

    2 非典型麻疹

    (1)轻型麻疹:发热及症状较轻,皮疹数量较少,可无麻疹粘膜斑,病程约1周。

    (2)重型麻疹:高热持续在39~41℃以上,时间较久。皮疹密集,有些融合成片;或皮疹突然暗淡,隐退,体温不升;或有出血样皮疹。可伴有消化道出血或发生昏迷惊厥等。

    [检 查]

    1 血常规。

    2 多核巨细胞检查。

    3 病毒分离。
, http://www.100md.com
    [诊 断]

    中医

    1 好发于冬春两季。以儿童与青少年居多。既往未患过麻疹,流行季节,有麻疹病人接触史。起病急。

    2 初起有发热,咳嗽,喷嚏等类似感冒的表现,但发热渐高,眼红多泪,口腔颊粘膜近臼齿处可见“麻疹粘膜斑”。

    3 发热3~4天则出疹,从耳后、发际、颜面开始,逐渐遍及全身,初为鲜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压之褪色,后呈暗红色融合成片,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疹退后有糠秕样脱屑,留有色素沉着,约半月后消失。

    4 邪毒深重者,可见闭肺之剧咳喘促、干喉之声嘶气憋、蒙蔽心包之高热昏厥等危象。

    5 出疹前后1~2天,鼻、咽、眼分泌物及尿沉渣涂片,以瑞氏染色,显微镜下可见脱落的上皮多核巨细胞。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几乎相等。
, 百拇医药
    西医

    1 发热3~4日后出疹,出疹时体温升高。

    2 出疹顺自耳后后颈部到面部,躯干,四肢,2~3日出齐。

    3 出疹特点与过程 红色丘疹,充血性,疹间皮肤正常,手足心有疹子,疹子有棕色色素沉着和糖麸样脱屑。

    4 出疹前有呼吸道卡他症、颊粘膜出现特征性麻疹粘膜斑。

    5 实验室检查 出疹期白细胞减少。扁桃体刮片可见华劣巨细胞。

    [治 疗]

    中医

    1 中药治疗。

    2 卧床休息,隔离治疗,保持眼、鼻、口腔、皮肤清洁。
, 百拇医药
    3 饮食宜清淡,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西医

    治疗原则为护理,住室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保持适宜的温度的温度。清洁皮肤粘膜。供给足够的水分和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A、D等);对症治疗 高热应作温水擦浴或少量解热剂,咳嗽剧烈时应给祛痰止咳剂;中医辩证施治;并发症的治疗。

    [预 后]

    目前国内由于大力推广麻疹疫苗接种,以轻症多见,预后良好。个别偏僻地区可能仍有麻疹流行或重症。预后除与病情轻重有关外,与年龄密切相关,8个月~2岁未接种疫苗者,易并发肺炎,病死率可达10%左右。同时患有营养不良、佝偻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均影响预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