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医药新知
编号:123730
中国疼痛定量研究取得新突破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27日 华声网
     日前,武警总医院中医科许建阳博士后经过七年的努力,研究了电针对脑中枢和外周疼痛部位组织中的 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疼痛的程度与 c-fos基因表达的多少密切相关,为疼痛的定量研究找到客观指标。

    据科技日报报道,疼痛作为一个主观症状,其定量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的难题,也是一个令人非常感兴趣的课题,多年来进展缓慢。

    目前国内学者通常使用“疼痛模拟尺”来对疼痛进行定量研究,但这种方法仍是建立在病人的主观感受基础之上,使用时由病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对疼痛的程度进行评估,在“疼痛模拟尺”上定位,再由医生来读结果和做对比,所以这种方法受病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未能客观地对疼痛进行定量。

    许建阳博士后以中医理论和体质学说为依据,运用现代时间生物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比较不同时辰电针对“阳虚”和“阴虚”创伤痛痛阈和脑中枢与外周疼痛部位组织中的 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在“阳虚”和“阴虚”模型的基础上,造成创伤痛模型,电针“太溪”和“足三里”两穴,以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脑中枢与外周疼痛部位组织中的 c-fos基因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时辰电针对“阳虚”、“阴虚”创伤痛有确切的镇痛效应。电针可使其痛阈提高,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发现电针对“阳虚”创伤痛的镇痛最佳时机在上午,而对“阴虚”创伤痛的镇痛最佳时机则在下午,两者呈相互对应性。这不仅为临床择时针刺治疗疼痛以增强镇痛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且由于把脑中枢和外周疼痛部位组织结合起来研究针刺对 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了疼痛的程度与 c-fos基因表达的多少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疼痛剧烈时,脑中枢和外周疼痛部位组织中的 c-fos基因表达就多,而疼痛较轻时, c-fos基因表达就少,这为疼痛的定量研究找到了客观指标。

    有关专家指出,这是中国在疼痛定量研究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对疼痛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镇痛药的临床疗效评估和新药研究及开发等方面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