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临床 > 中医内科学
编号:214705
血证
http://www.100md.com 1900年1月1日 《中医内科学》
  1. 血证以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脉外为共同特点。随出血部位的不同,常见的血证有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多种。
  2. 感受外邪、情志过极、饮食所伤、劳倦过度等多种病因均会导致血证。基本病机可以归纳为火热熏灼及气虚不摄两大类。火热中有实火、虚火之分;气虚中有气虚和气损及阳之别。
  3. 治疗血证主要应掌握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基本原则。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各种血证均应酌情配伍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药。

鼻衄辨证论治简表(p171)

分类 症状 病机 治法 主方
主症 兼症
热邪犯肺证鼻衄,或涕中带血鼻燥,口干咽燥身热,咳嗽,痰少舌红,脉数肺内积热,迫血妄行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十灰散
胃热炽盛证鼻衄,色红量多或兼齿衄,鼻口干燥,口渴欲饮,便秘,舌红苔黄,脉数胃火上炎,迫血妄行清胃泻火,
凉血止血
玉女煎
肝火上炎证鼻衄,时发时止头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舌红,脉弦数肝火上炎,迫血妄行清肝泻火,
凉血止血
龙胆泻肝汤
阴虚火旺证鼻衄,日久反覆不愈或兼齿衄,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阴虚火旺,
脉络受损
滋阴降火,
宁络止血
茜根散
气血亏虚心证鼻衄,血色淡红或兼齿衄脉细,肌衄,病程较长,头晕耳鸣,心悸乏力,面色恍白,舌质淡,脉细气虚不摄,
血溢脉外
益气摄血归脾汤

齿衄辨证论治简表(p175)

分类 症状 病机 治法 主方
主症 兼症
胃火炽盛证鼻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口臭,头痛,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胃火上熏,灼伤络脉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
阴虚火旺证鼻衄,血色淡红病程较长,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摇不坚,舌红苔少,脉细数虚火上炎,损伤脉络滋阴降火,
凉血止血
六味地黄丸,茜根散

咳血辨证论治简表(p178)

分类 症状 病机 治法 主方
主症
兼症
燥热伤肺证喉痒咳嗽,
痰中带血
口干鼻燥,身热,
舌红少津,
苔薄黄,脉数
燥热犯肺,
肺络受损
清热润肺,
宁络止血
桑杏汤
肝火犯肺证咳嗽阵作,
痰中带血或
纯血鲜红
胁肋胀痛,口苦,烦躁易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肺火上炎,
损伤肺络
清肝泻肺,
凉血止血
泻白散,
黛蛤散
阴虚火旺证咳嗽痰少,
痰中带血或
反覆咳血,
血色鲜血
口干咽燥,潮热鹳红,盗汗,舌红,脉细数阴虚火旺,
灼伤肺络
滋阴润肺,
宁络止血
百合固金汤

咳血与吐血的鉴别要点(p181)

咳血 吐血
病史多有肺痨、久咳、喘证等病史多有胃痛、积聚等病史
出血前征兆喉痒、胸闷、口有血腥味、咳嗽恶心,胃肠不适,头晕,心慌
血液性状血色鲜红,常混有泡沫痰涎血色黯红,常混有食物残渣
出血后的情况可有数天痰中带血,但大便颜色正常
(若咳血被吞入,则大便亦可呈黑色)
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呈黑色

尿血辨证论治简表(p191)

分类 症状 病机 治法 主方
主症 兼症
下焦热盛证小便黄赤灼热常血,
血色鲜红
心烦、面赤、口疮、口渴、舌红、脉数热伤脉络,
血渗膀胱
清热泻火,
凉血止血
小蓟饮子
肾虚火旺证小便黄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体倦,鹳红潮热,舌质红,脉细数虚火内炽,
灼伤脉络
滋阴降火,
凉血止血
知柏地黄散
脾不统血证久病尿血,
血色淡红
齿衄,肌衄,食少体倦,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统血无力,
血渗膀胱
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肾气不固证久病尿血,
血色淡红
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痠痛,舌质淡,脉沉弱肾虚不固,
血溢膀胱
滋阴润肺,
宁络止血
无比山药丸

紫斑辨证论治简表(p195)

分类 症状 病机 治法 主方
主症 兼症
血热妄行证皮肤瘀斑、瘀点,色斑红,大小不一,或融成片或兼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热壅经络,迫血妄行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
犀角地黄汤
清营汤
阴虚火旺证皮肤瘀斑、瘀点,色红或紫红,时轻时重或兼鼻衄、齿衄,月经过多,颧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虚火伤络,血溢肌腠滋阴降火,
宁络止血
知柏地黄散
气不摄血证皮肤紫斑色暗淡,时隐时现,反覆发作,过劳则胜甚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头晕眼花,面色苍白,舌淡,脉弱气不摄血,血溢肌腠益气摄血归脾汤


    重点思考:
    1. 何谓血证?临床常见的血证有哪些?
    2. 为什么说血证的基本病机可归纳为火热熏灼与气虚不摄两类?
    3. 治疗血证的基本治则有哪些?
    4. 如何鉴别咳血与吐血?
    5. 如何将便血与痢疾、痣疾相鉴别?
    6. 尿血与血淋有哪些异同?
    7. 紫斑有哪几种主要证型?治法和代表方剂是什么?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