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丛书、全书类 > 景岳全书
编号:215526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七必集杂证谟
http://www.100md.com theQi

眼目


经义共三十一条
  1. 五藏生成篇曰: 诸脉者皆属于目。 肝受血而能视。
  2. 五阅五使篇曰: 目者, 肝之官也。 肝病者眦青。
  3. 金匮真言论曰: 东方青色, 入通于肝, 开窍于目。
  4.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5. 大惑论曰: 五藏六府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 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 血之精为络, 其窠气之精为白眼, 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 上属于脑, 后出于项中。 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 其入深, 则随眼系以入于脑, 入于脑则脑转, 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邪其精, 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 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 目者, 五藏六府之精也, 营卫魂魄之所常营, 神气之所常生也。 故神劳则魂魄散, 志意乱。 是故瞳子, 黑眼法于阴, 白眼, 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 目者, 心使也, 心者, 神之舍也, 故神精乱而不转, 卒然见非常处, 精神魂魄, 散不相得, 故曰惑也。
  6. 脉度篇曰: 蹻脉气不荣则目不合。 肝气通于目, 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7. 寒热病篇曰: 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 正属目本, 名曰眼系, 头目苦痛取之,在项中两筋间, 入脑乃别。 阴蹻, 阳蹻, 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 交于目锐眦,
  8. 阳气盛则瞋目, 阴气盛则瞑目。
  9. 卫气行篇曰: 平旦阴尽, 阳气出于目, 目张则气上行于头。 夜则气行于阴,而复合于目。
  10. 口问篇曰: 心者, 五脏六腑之主也; 目者, 宗脉之所聚也, 上液之道也; 口鼻者,气之门户也。 故悲衷愁忧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 液道开故泣涕出焉。 液者, 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 故上液之道开则泣, 泣不止则液竭, 液竭则精不灌, 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故命曰夺精。
  11. 解精微论曰: 夫心者, 五脏之专精也, 目者其窍也, 华色者其荣也。 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 有亡忧知于色。 是以悲哀则泣下, 泣下水所由生。 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 水火相感, 神志俱悲, 是以目之水生也。 厥则目无所见。 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 阴气并于下。 阳并于上, 则火独光也, 阴并于下, 则足寒,足寒则胀也。 夫一水不胜五火, 故目眦盲。 是以冲风, 泣下而不止。 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 是火气燔目, 故见风则泣下也。 有以比之, 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12. 决气篇曰: 气脱者, 目不明。
  13. 癫狂篇曰: 狂, 目妄见, 耳妄闻, 善呼者, 少气之所生也。
  14. 藏气法时论曰: 肝病者, 虚则目□□无所见, 耳无所闻, 善恐如人将捕之,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15. 热病篇曰: 目中赤痛, 从内眦始, 取之阴蹻。 目不明, 热不已者死。
  16. 缪刺篇曰: 邪客于足阳蹻之络, 令人目痛从内眦始, 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刺右, 右刺左, 如行十里顷而已。
  17. 论疾诊尺篇曰: 目赤色病在心, 白在肺, 青在肝, 黄在脾, 黑在肾。 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 太阳病; 从下上者, 阳明病; 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18. 经筋篇曰: 足太阳之筋, 支者为目上网。 足阳明之筋, 上合于太阳, 为目下网。 足少阳之筋, 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 足阳明之筋, 引缺盆及颊, 卒口僻急者,目不合, 热则筋纵, 目不开。
  19. 癫狂篇曰: 目眦外决于面者, 为锐眦; 在内近鼻者, 为内眦; 上为外眦; 下为内眦。 评热病论曰: 水者阴也, 目下亦阴也, 腹者至阴之所居, 故水在腹者,必使目下肿也。
  20. 脉要精微论曰: 夫精明五色者, 气之华也, 赤欲如白裹朱, 不欲如赭; 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 青欲如苍璧之泽, 不欲如蓝; 黄欲如罗裹雄黄, 不欲如黄土; 黑欲如重漆色, 不欲如地苍。 五色精微象见矣, 其寿不久也。 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 别黑白, 审长短。 以长为短, 以白为黑, 如是则精衰矣。
  21. 五常政大论曰: 赫曦之纪, 其病疮疡血流狂妄目赤。 阳明司天, 燥气下临,肝气上从, □痛目赤。
  22. 六元正纪大论曰: 少阳司天之政, 初之气, 候乃大温, 其病血溢目赤。 三之气,炎暑至, 民病热中, 喉痹目赤。 少阴司天之政, 民病目赤眦疡。 二之气, 阳气布,风乃行, 其病淋, 目冥目赤, 气郁于上而热。 三之气, 大火行, 民病目赤。 火郁之发, 民病目赤心热, 甚则瞀闷懊□, 善暴死。 木郁之发, 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
  23. 至真要大论曰: 少阳之胜, 目赤欲呕。 太阳司天, 面赤目黄, 善噫。
  24. 气交变大论曰: 岁金太过, 燥气流行, 肝木受邪, 民病两□下少腹痛, 目赤痛眦疡。
  25. 师传篇曰: 肝者主为将, 使之候外, 欲知坚固, 视目小大。 目下果大, 其胆乃横。
  26. 五藏生成篇曰: □蒙招尤, 目冥耳聋, 下实上虚, 过在足少阳, 厥阴, 甚则入肝。 凡相五色之奇脉详前面病门。
  27. 海论曰: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痠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28. 风论曰: 风气与阳明入胃, 循脉而上至目内眦, 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 人瘦则外泄而寒, 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循风府而上, 则为脑风,风入系头, 则为目风, 眼寒。
  29. 经脉篇曰: 五阴气俱绝, 则目系转, 转则目运, 目运者为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矣。
  30. 诊要经终论曰: 太阳之脉, 其终也戴眼反折。 详三十七卷死生门。
  31. 三部九候论曰: 目内陷者死。 瞳子高者太阳不足, 戴眼者太阳已绝, 此决死生之要, 不可不察也。

论证共四条
  1. 眼目一证, 虽古有五轮八廓及七十二证之辨, 余尝细察之, 似皆非切当之论,徒资惑乱, 不足凭也。 以愚论之, 则凡病目者, 非火有余则阴不足耳,但辨以虚实二字, 可尽之矣。 盖凡病红肿赤痛, 及少壮暂得之病, 或因积热而发者,皆属之有余。 其有既无红肿, 又无热痛, 而但或昏或涩, 或眩运, 或无光,或年及中衰, 或酒色过度, 以致羞明黑暗, 瞪视无力, 珠痛如抠等证,则无非水之不足也。 虚者当补, 实者当泻, 此固其辨矣, 然而实中亦有兼虚者,此于肿痛中亦当察其不足; 虚中亦有兼实者, 又于衰弱内亦当辨其有余, 总之,虚实殊途, 自有形气脉色可诊可辨也。 知斯二者, 则目证虽多, 无余义矣。
  2. 眼科有风热之说, 饮医家凡见火证, 无论有风无风, 无不称为风热, 多从散治,而不知风之为义, 最当辨析。 夫风本阳邪, 然必有外感, 方是真风, 因风生热者,风去火自息, 此宜散之风也。 若本无外感, 止因内火上炎而为痒为痛者,人亦称为风热, 盖木属肝, 肝主风, 因热极而生风者, 热去风自息, 此不宜散者也。 如果风由外感, 必见头痛鼻塞, 或为寒热, 或多涕泪, 或筋骨痠疼而脉见紧数,方可兼散。 如无表证, 而阴火炽于上者, 则凡防风, 荆芥, 升麻, 白芷, 细辛,川芎, 薄荷, 羌活之类, 皆不宜用; 虽曰亦有芩, 连, 栀, 檗, 自能清火,然宜升者不宜降, 用散者是也, 宜降者不宜升, 用清者是也。 若用药不精, 未免自相掣肘, 多致可速者反迟, 病轻者反重, 耽日久, 而翳障损明, 无所不致,又孰能辨其由然哉, 此不可不察其阴阳升降之道也。 外有升阳散火辨在二卷中,亦宜参阅。
  3. 眼目之证, 当察色以辨虚实。 经曰: 黄赤者多热气, 青白者少热气。 故凡治黄赤者, 宜清肝泻火, 治青白者, 宜壮肾扶阳, 此固不易之法也,至于目黄一证, 尤宜辨其虚实, 不可谓黄者必由热也, 盖有实热而黄者,有虚寒而黄者。 实热之黄如造□者然, 此以湿热内蓄, 郁蒸而成, 热去则黄自退,非清利不可也。 若虚寒之黄, 则犹草木之凋, 此以元阳日剥, 津液消索而然,其为病也, 既无有余之形气, 又无烦热之脉证, 惟因干涸, 所以枯黄。 凡此类者,其衰已甚, 使非大加温补, 何以回生? 切不可因其色黄, 概执为热, 而再加清利,鲜不危矣。
  4. 医障当分虚实。 大都外障者, 多由赤痛而成, 赤痛不已, 则或为努肉, 或为瘢□, 此皆有余之证,治当内清其火, 外磨其障。 若内障者, 外无云翳而内有蒙蔽, <纲目>谓其翳在黑睛, 内遮瞳子而然。 <龙木论>又云: 脑脂流下作翳者, 足太阳之邪也; 肝风冲上作翳者, 足厥阴之邪也。 故治法以鍼言之, 则当取三经之俞, 如天柱, 风府, 大冲, 通里等穴是也。 又闻有巧手妙心, 能用金鍼于黑眼内拨去云翳,取效最捷者, 此虽闻之, 而实未见其人也。 又有所谓内障者, 察其瞳子则本无遮隔, 惟其珠色青蓝, 或微兼绿色, 或瞳人散大, 别无热壅等证,而病目视不明, 或多见黑花等证, 此悉由肾气不足, 故致瞳子无光, 若有所障而内实无障也, 治当专补肾水, 气虚者尤当兼补其气。 又有七情不节, 肝气上逆,或挟火邪而为蒙昧不明, 若有所障者, 虽其外无赤痛, 然必睛珠胀闷, 或口鼻如烟, 此亦有余之证。 气逆者先当顺气, 多火者兼宜清火; 若气不甚滞,火不甚盛, 必当滋养肝血。 然有余者, 多暴至, 若因循日积者, 多不足也, 又当以此辨之。

论治共六条
  1. 火证眼目赤痛, 或肿或涩, 或羞明胀闷, 凡暴病而火之甚者,宜抽薪饮加减主之。 火之微者, 宜徒薪饮, 黄芩黄连汤之类主之。 若阴虚而火盛者,宜加减一阴煎, 泻白散, 滋阴地黄丸之类主之。 若久病不已, 或屡发而多火者,宜黄连羊肝丸, 明目羊肝丸, 或固本还睛丸之类主之。
  2. 真阴不足, 本无火证, 而但目视无光, 及昏黑倦视等证, 悉由水亏血少而然,宜<济阴>地黄丸, 左归丸之类主之。 或兼微火者, 宜明目地黄丸,固本还睛丸之类主之。 若阴中之阳虚者, 宜大补元煎, 左归饮, 人参养营汤,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
  3. 风热肿痛之证, 察其果有外感, 方可从散, 宜芎辛散, 明目细辛汤,助阳和血汤之类择而用之。 若风热相兼者, 宜芍药清肝散, 当归龙胆汤,蝉花散之类主之。
  4. 翳障遮睛, 凡火有未清者, 宜蝉花散, 八味还睛散之类主之。 凡退翳诸药,如白蒺藜, 木贼, 蜜蒙花, 蛇蜕, 蝉蜕, 青葙子, 草决明, 石决明, 夜明砂之类, 皆所宜用。 然欲退翳于已成, 终属费力, 不若早杜其源也。
  5. 点眼诸方, 载者固多, 然皆不若金露散之为妥也, 或用丹砂散亦妙。 若火连五脏, 热毒深远, 而凡过用寒凉点洗者, 多致留邪, 大非良法。 若火邪不甚而暴为赤痛者, 用鸡子黄连膏, 其效其捷, 或黄连膏。
  6. 目眶岁久赤烂, 俗呼为赤瞎是也, 当以三棱鍼刺目眶外出血, 以泻湿热而愈。 或用洗烂弦风赤眼方, 亦妙。

述古共七条
  1. 龙木禅师论曰: 人有双眸, 如天之有两曜, 乃一身之至宝, 聚五脏之精华。 其五轮者, 应五行, 八廓者, 应八卦。 凡所患者, 或因过食五辛, 多啖炙□,热餐□食, 饮酒不已, 房室无节, 极目远视, 数看日月, 频挠心火, 夜读细字,月下观书, 抄写多能, 雕镂细作, 博奕不休, 久被烟火, 泣泪过多, 刺头出血太甚,若此者, 俱散明之本。 后有驰骋田猎, 冲冒尘沙, 日夜不息者, 亦伤目之由。 又有少壮之时, 不自保惜, 逮自四旬, 以渐昏蒙。 故善卫养者, 才至中年,无事常须冥目, 勿使他视, 非有要事, 不宜辄开, 则虽老而视不衰。 大抵营卫顺则斯疾无由而生, 营卫衰则致病多矣。 且伤风冷则泪出, 虚烦则昏蒙,劳力则眦赤, 白肿则肺家受毒, 生疮则风热侵肺, 黄乃酒伤于脾, 血灌瞳人及赤色,俱是心家有热, 羞明见红花为肝邪, 黑花则肾虚, 青花胆有寒, 五色花是肾虚有热,不可一概为治; 若虚不补而实不泻, 亦难收救。 然上虚乃肝虚, 下虚乃肾虚,肝虚则头晕耳聋目眩, 肾虚则虚壅生花, 耳作蝉鸣, 大宜补肝益肾。 其有热泪交流,两睑赤痛, 乃肝之热极; 迎风有泪, 为肾虚客热, 凉肝泻肾, 必得其宜。 至于五脏,各以类推。 虚则生寒, 实则生热, 补泻之用, 须在参详, 毫厘之差, 千里之谬。 余则无非有所触动, 或大病之后, 所患不一。 至于暴赤一证, 多因泛热冲上,或眠食失时, 饱食近火得之, 加以劳役失于调摄, 过食毒物, 变成恶证。 医者不源本始, 但知暴赤属阳, 或以散血之剂, 或以凉心之药, 纵使退散,遂致脾经受寒, 饮食不进, 头目虚烦, 五脏既虚, 因成内障。 亦有见其不进饮食,俾更服热药, 遂致暴燥热气上攻, 昏涩眵泪, 或犯盛怒, 辛苦重劳, ? 生努肉; 心气不宁, 风热交并, 变为攀睛; 证状不一, 是为外障。 又加读书博奕, 筭劳过度,名曰肝劳, 不可但投以治肝之剂, 及作他证治之, 终于罔效, 惟须闭目珍护,不及远视, 庶乎疾瘳。 若乎患风疹者, 必多眼暗, 先攻其风, 则暗自去。 妇人胎前产后, 用药亦须避忌。 小儿所患, 切宜善治, 惟略加淋洗。 若披鎌鍼灸,断不可施, 犹戒用手频揉, 或因兹睛坏, 至于莫救。 以上诸证, 专是科者宜留意焉。
  2. 杨仁斋曰: 眼者, 五脏六腑之精华, 如日月丽天而不可掩者也。 其大眦属心,其白睛属肺, 其乌珠属肝, 其上下睑胞属脾, 而中之瞳仁属肾。 是虽五脏各有证应,然论其所主, 则瞳子之关系重焉。 何以言之, 夫目者, 肝之外候也, 肝属木,肾属水, 水能生木, 子肝母肾也, 焉有子母而能相离者哉? 故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 肝肾之气乏, 则昏蒙眩晕。 若乌轮赤晕, 刺痛浮浆, 此肝热也; 燥涩清泪, 枯黄绕睛, 此肝虚也; 瞳人开大, 淡白偏斜, 此肾虚也; 瞳人集小,或带微黄, 此肾热也; 一虚一实, 以此验之。 然肝肾之气, 相依而行,孰知心者神之舍, 又所以为肝肾之副焉, 所谓一而二, 二而一者也。 何则? 心主血,肝藏血, 凡血热冲发于目者, 皆当清心凉肝, 又不可固执水生木之说。 夫眼以轻膜裹水, 照彻四方, 溯源反本, 非天一生水, 又孰为之主宰乎? 析而论之,则拘急牵飕, 瞳青胞白, 痒而清泪, 不赤不痛, 是谓之风眼。 乌轮突起, 胞硬红肿,眵泪湿浆, 裹热刺痛, 是谓之热眼。 眼浑而泪, 胞肿而软, 上壅朦胧, 酸涩微赤,是谓之气眼。 其或风与热并, 则痒而浮赤。 风与气搏, 则痒涩昏沉。 血热交聚,故生淫肤, 粟肉, 红缕, 偷鍼之类。 气血不至, 故有眇视, 胞垂, 雀眼, 盲障之形。 淡紫而隐红者为虚热, 鲜红而姤赤者为实热。 两眦呈露生努肉者, 此心热血旺,白睛红膜如伞纸者, 此气滞血凝。 热证, 瞳人内涌, 白睛带赤; 冷证, 瞳人青绿,白睛枯槁。 眼热经久, 复为风冷所乘则赤烂; 眼中不赤, 但为痰饮所注则作疼。 肝气不顺而挟热, 所以羞明; 热气蓄聚而伤饱, 所以饱合。 吁! 此外证之大概然尔。 然五脏不可阙一, 脾与肺独无预何也? 曰: 白睛带赤, 或红筋者, 其热在肺; 上胞下胞, 或目唇间如疥点者, 其热在脾。 脾主味也, 五味之秀养诸中, 则精华发见于其外。 肺主气也, 水火升降, 营卫流转, 非气孰能使之? 前所谓五脏各有五证应者, 于此又可推矣。 虽然, 眼之为患, 多生于热, 其间用药,大抵以清心凉肝, 调血顺气为先。 有如肾家恶燥, 设遇虚证, 亦不过以当归,地黄辈润养之, 则轻用温药不可也。 况夫肺能发燥, 肝亦好润, 古方率用杏仁,柿干, 饴糖, 沙蜜为佐, 果非润益之意乎。 至于退翳一节, 尤关利害。 凡翳起于肺家受热, 轻则朦胧, 重则生翳。 珍珠翳, 状如碎米者易散; 梅花翳,状如梅花瓣者难消。 虽翳自热生, 然治法先退翳而后退热者, 去之犹易; 若先去赤热, 则血为之冰, 而翳不能去。 其有赤眼, 与之凉药过多, 又且涤之以水,不反掌而冰凝。 眼特一团水耳, 水性清澄, 尤不可规规于点洗。 喜怒失节,嗜欲无度, 穷役目力, 泣涕过伤, 冲风凌雾, 当暑冒日, 不避烟火, 饮啖热多,此皆患生于脏腑者也, 专恃点洗可乎哉? 惟有静坐澄神, 爱护目力, 放怀息虑,心逸日休, 调和饮食以养之, 斟酌药饵以平之, 明察秋毫, 断可必矣。
  3. 张子和曰: 圣人虽言目得血而能视, 然血亦有太过不及也, 太过则壅闭而发痛,不及则目耗竭而失明, 故年少之人多太过, 年老之人多不及, 但年少之人则无不及,年老之人间犹有太过者, 不可不察也。 夫目之内眦, 太阳经之所起, 血多气少,目之锐眦, 少阳经也, 血少气多。 目之上网, 太阳经也, 亦血多气少。 目之下网,阳明经也, 血气俱多。 然阳明经起于目两旁交頞之中, 与太阳, 少阳俱会于目,惟足厥阴经连于目系而已。 故血太过者, 太阳, 阳明之实也, 血不及者,厥阴之虚也。 故出血者, 宜太阳, 阳明, 盖此二经血多故也。 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故也。 刺太阳, 阳明出血则愈明, 刺少阳出血则愈昏, 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血养目而已。 凡血之为物, 太多则溢, 太少则枯。 人热则血行疾而多,寒则血行迟而少, 此常理也。 目者, 肝之外候也。 肝主目, 在五行属木。 木之为物,太茂则蔽密, 太衰则枯瘁矣。 夫目之五轮, 乃五脏六腑之精华, 宗脉之所聚,其气轮属肺金, 肉轮属脾土, 赤脉属心火, 黑水神光属肾水, 兼属肝木,此世俗皆知之矣。 及有目疾, 则不知病之理, 岂知目不因火则不病。 何以言之? 气轮变赤, 火乘肺也; 肉轮赤肿, 火乘脾也; 黑水神光被翳, 火乘肝与肾也; 赤脉贯目, 火自甚也。 能治火者, 一句可了, 故<内经>曰: 热胜则肿。 凡目暴赤肿起, 羞明隐涩, 泪出不止, 暴寒目瞒, 皆大热之所为也。 治火之法,在药则咸寒吐之, 下之, 在鍼则神庭, 上星, 囟会, 前顶, 百会, 血之翳者,可使立退, 痛者可使立已, 昧者可使立明, 肿者可使立消。 惟小儿不可刺囟会,为肉分浅薄, 恐伤其朋。 然小儿水在上, 火在下, 故目明。 老人火在上, 水不足,故目昏。 <内经>曰: 血实者宜决之。 又曰: 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 如雀目不能夜视及内障, 暴怒大忧之所致也, 皆肝主目血少, 禁出血,止宜补肝养肾。 至于暴赤肿痛, 皆宜以□鍼刺前五穴出血而已, 次调盐油以涂发根,甚者虽至于再至于三可也, 量其病势, 以平为期。 子和尝自病目赤, 或肿或翳,羞明隐涩, 百余日不愈。 眼科张仲安云: 宜刺上星, 百会, 攒竹, 丝空诸空上出血,又以草茎内两鼻中, 出血约升许, 来日愈大半, 三日平复如故,此则血实破之之法也。
  4. 李东垣曰: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 上贯于目。 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 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 不能归明于目矣。 心者, 君火也,主人之神, 宜静而安, 相火代行其令。 相火者, 胞络也, 主百脉, 皆荣于目。 既劳役运动, 势乃妄行, 又因邪气所并而损血脉, 故诸病生焉。 凡医者不理脾胃,乃养血安神, 治标不治本, 是不明正理也。 若概用辛凉苦寒之剂, 损伤真气,促成内障之证矣。 又东垣曰: 能远视不能近视者, 阳气不足, 阴气有余也,乃气虚而血盛也。 血盛者, 阴火有余, 气虚者, 气弱也, 此老人桑榆之象也。 能近视不能远视者, 阳气有余, 阴气不足也, 乃血虚气盛也。 血虚气盛者,皆火有余, 元气不足也。 火者, 元气之贼也。
  5. 王海藏曰: 目能远视, 责其有火, 不能近视, 责其无水, 宜东垣地黄丸主之。 目能近视, 责其有水, 不能远视, 责其无火, 东垣定志丸主之。 愚谓此二子之说, 在东垣以不能近视为阳不足, 不能远视为阴不足; 在海藏以能远视, 不能近视, 责其有火无水; 能近视, 不能远视, 责其有水无火,何二子之言相反也? 岂无是非之辨哉? 观刘宗厚曰: 阳气者, 犹日火也, 阴气者,金水也; 先儒谓金水内明而外暗, 日火外明而内暗, 此自不易之理也。 然则内明者利于近, 外明者利于远, 故凡不能远视者, 必阴胜阳也, 不能近视者,必阳胜阴也。 由此言之, 则海藏是而东垣非矣。 若以愚见评之, 则但当言其不足,不必言其有余。 故曰: 不能远视者, 阳气不足也; 不能近视者, 阴气不足也,岂不甚为明显。 若东垣以阴气有余, 阳气有余, 皆谓之火, 则能视者皆火病也。 海藏云: 能近视责其有水, 能远视责其有火, 则当责者亦是病也。 此等议论,余则未敢服膺。
  6. 王节斋曰: 眼赤肿痛, 古方用药, 内外不同。 在内汤散,则用苦寒辛凉之药以泻其火, 在外点洗, 则用辛热辛凉之药以散其邪。 故点药莫要于冰片, 而冰片大辛热, 以其性辛甚, 故借以拔出火邪而散其热气。 古方用烧酒洗眼, 或用干姜末, 生姜汁点眼者, 皆此意也。 盖赤眼是火邪内炎,上攻于目, 故内治用苦寒之药, 是治其本, 如锅底之去薪也。 然火邪既客于目,从内出外, 若外用寒凉以阻逆之, 则火郁内攻不得散矣。 故点药用辛热,而洗眼用热汤, 是火郁则发, 因而散之, 从治法也。 世人不知冰片为劫药,而误认为寒, 常用点眼, 遂致积热入目而昏暗障翳, 故云: 眼不点不瞎者也。 又不知外治忌寒凉, 而妄将冷水, 冷物, 冷药挹洗, 致昏瞎者有之。 愚按: 节斋之论, 甚属有理, 然寒凉点眼之法, 亦非尽不可用, 但用之有宜否耳。 盖点以寒凉, 用治火也。 若火之微者, 其势轻, 甚邪浅, 或偶触烟火风热,或素有标病, 邪在肤腠之间, 而热不深者, 即用黄连膏之类, 暂为清解, 亦可去热,浮热去而目自愈, 无不可也。 若火之甚者, 本于五脏而炽及三阳, 欲以一星之寒凉,济此炎炎之盛势, 其果能否? 此其解热之功毫无所及, 而闭热之害惟目受之矣。 故凡病火眼之甚者, 点以寒凉, 痛必连珠, 正由火郁而然耳。 所以,久点寒凉而不效者, 未有不致于坏目, 此王节斋之论, 有不可不察,而凡治痈疽外证者, 亦当并识此义。
  7. 薛立斋曰: 前证若体倦少食, 视物昏花, 或饮食劳倦益甚者, 脾胃虚也, 用补中益气汤。 眵多紧涩,赤脉贯睛, 或脏腑秘结者, 用芍药清肝散。 若赤翳布白, 畏日羞明, 或痛如刺者, 上焦风热也, 用黄连饮子。 若久视生花, 畏日, 远视如雾者,神气伤也, 用神效黄耆汤。 大凡午前甚而作痛者, 东垣助阳和血汤; 午后甚而作痛者, 黄连天花粉丸; 午后甚而不痛者, 东垣益阴肾气丸主之。

鍼灸法
    睛明, 风池, 太阳, 神庭, 上星, 囟会, 百会, 前顶, 攒竹, 丝竹空, 承泣, 目窗,客主人, 承光。 以上诸穴, 皆可用鍼, 或以三棱鍼出血。 凡近目之穴, 皆禁灸。 大骨空穴在手大指第二节尖。 灸九壮, 以口吹火灭。 小骨空穴在手小指第二节尖。 灸七壮, 以口吹火灭。 上二穴能治迎风冷泪, 风眼烂弦等证。 合谷治阳明热郁,赤肿翳障, 或迎风流泪。 灸七壮。 大抵目疾多宜灸此, 水不再发也, 亦可鍼。 翳风灸壮。 治赤白翳膜, 目不明。 肝俞灸七壮。 治肝风客热, 迎风流泪, 雀目。 足三里灸之可令火气下降。 明目二间灸。 命门灸。 水沟可鍼可灸。 治目睛直视。 手三里灸, 右取左, 左取右。 八关大刺治眼痛欲出, 不可忍者。 须刺十指缝中出血愈。

眼目论列方 抽薪饮新寒三。 明目羊肝丸因二七。 大补元煎新补一。 徙薪饮新寒四。 黄连饮子因二一。 泻白散寒四二。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人参养营汤补二一。 左归丸新补四。 <济阴>地黄丸因五。 八味还睛散因十一。 蝉花散因二五。 益阴肾气丸因十六。 助阳和血汤因十六。 丹砂散因三七。 明目细辛汤因十八。 芍药清肝散寒六一。 黄连天花粉丸因二九。 鸡子黄连膏新因四三。 黄连羊肝丸因二八。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芎辛散因十七。 神效黄耆汤补四八。 固本还精丸因十三。 右归饮新补三。 滋阴地黄丸因九。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金露散新因四四。 明目地黄丸因七。 当归龙胆汤因二三。 黄连膏因三三, 三六。 洗烂眼赤眼方因四四。 黄芩黄连汤因二二。
论外备用方 逍遥散补九二目暗。 定志丸补百十六不能近视。 诸眼目方共五十二方俱在因阵。 羌活胜风汤散六一风热。 上清散散六九搐鼻。

耳证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 北方生寒, 在脏为肾, 在窍为耳。

    五阅五使篇曰: 耳者, 肾之官也。

    金匮真言论曰: 南方赤色, 入通于心, 开窍于耳。

    生气通天论曰: 故圣人传精神, 服天气, 而通神明, 失之则内闭九窍, 外壅肌肉,卫气解散。 阳不胜其阴, 则五脏气争, 九窍不通。

    玉机真藏论曰: 脾不及, 则令人九窍不通, 名曰重强。

    脉度篇曰: 五脏不和, 则七窍不通。 肾气通于耳,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口问篇黄帝曰: 人之耳中鸣者, 何气使然? 岐伯曰: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 虚则下溜, 脉有所竭者, 故耳鸣。 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 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决气篇曰: 精脱者耳聋, 液脱者耳数鸣。

    海论曰: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痠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师传篇曰: 肾者主为外, 使之远听, 视耳好恶, 以知其性。

    癫狂篇曰: 狂, 目妄见, 耳妄闻, 善呼者, 少气之所生也。

    藏气法时论曰: 肝病者, 虚则目□□无所见, 耳无所闻, 善恐如人将捕之, 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气逆则头痛, 耳聋不聪, 颊肿, 取血者。 肺病者, 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取其经, 太阴足太阳之外, 厥阴内血者。

    通评虚实论曰: 暴厥而聋, 偏塞闭不通, 内气暴薄也。 头痛耳鸣, 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五藏生成篇曰: □蒙招尤, 目冥耳聋, 下实上虚, 过在足少阳厥阴, 甚则入肝。

    经脉篇曰: 小肠手太阳也, 是主液所生病, 耳聋目黄颊肿。 手阳明实则龋聋。 三焦手少阳也, 是动则病耳聋, 浑浑焞焞, 嗌肿喉痹。

    脉解篇曰: 太阳所谓耳鸣者, 阳气万物盛上而跃, 故耳鸣也。 所谓浮为聋者,皆在气也。

    热论篇曰: 伤寒三日, 少阳受之, 少阳主胆, 其脉循□络于耳, 故胸□痛而耳聋。 两感者, 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 则耳聋囊缩而厥, 水浆不入, 不知人, 六日死。

    本藏篇曰: 黑色小理者肾小, 粗理者肾大。 高耳者肾高, 耳后陷者肾下。 耳坚者肾坚, 耳薄不坚者肾脆。 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 耳偏高者肾偏倾也。

    气交变大论曰: 岁火太过, 耳聋中热。 岁金太过, 目赤痛, 耳无所闻。

    至真要大论曰: 岁太阴在泉, 民病耳聋, 湳浑焞焞, 嗌肿喉痹。 少阴司天,客胜则耳聋目冥。 厥阴司天, 客胜则耳鸣掉眩。 少阳司天, 客胜则嗌肿耳聋。

    六元正纪大论曰: 少阳所至, 为喉痹耳鸣。 木郁之发, 为耳鸣眩转, 目不识人。

    诊要经终论曰: 少阳终者, 耳聋百节皆纵, 目瞏绝系, 绝系一日半死。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卫气篇曰: 足少阳之标在窗笼之前, 窗笼者, 耳也。

    寒热病篇曰: 暴聋气蒙, 耳目不明, 取天牖。

    杂病篇曰: 聋而不痛者, 取足少阳; 聋而痛者, 取手阳明。

    缪刺论曰: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 令人耳聋, 时不闻音, 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 立闻; 不已, 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立闻。 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 耳中生风者, 亦刺之如此数, 左刺右, 右刺左。 耳聋刺手阳明, 不已,刺其通脉出耳前者。 邪客于手足少阴, 太阴, 足阳明之络, 此五络者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 五络俱竭, 令人身脉皆动, 而形无知也, 其状若尸, 或曰尸厥。 刺其足大指内侧爪甲上, 去端如韭叶, 后刺足心, 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大指内侧, 去端如韭叶, 后刺手心主, 少阴锐骨之端各一痏, 立已; 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 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 饮以美酒一杯, 不能饮者灌之, 立已。 厥病篇曰: 耳聋无闻, 取耳中。 听宫也, 手太阳穴。 耳痛不可刺者, 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 耳无闻也。 耳聋, 取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先取手, 后取足。 耳鸣, 取手中指爪甲上, 左取右, 右取左, 先取手, 后取足。

    刺热篇曰: 热病先身重骨痛, 耳聋好瞑, 刺足少阴, 病甚为五十九刺。

    热病篇曰: 热病不知所痛, 耳聋不能自收, 口干, 阳热甚, 阴颇有寒者, 热在髓,死不治。

    论疾诊尺篇曰: 婴儿病, 耳间青脉起者, 掣痛。


论证共三条
  1. 耳聋证, 诸家所论虽悉, 然以余之见, 大都其证有五: 曰火闭, 曰气闭, 曰邪闭,曰窍闭, 曰虚闭。 凡火闭者, 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 其证必□□熇熇,或胀或闷或烦或热, 或兼头面红赤者是也。 此证治宜清火, 火清而闭自开也。 气闭者, 多因肝胆气逆, 其证非虚非火, 或因恚怒, 或因忧郁, 气有所结而然。 治宜顺气, 气顺心舒而闭自开也。 邪闭者, 因风寒外感, 乱其营卫而然,解其邪而闭自开也。 窍闭者, 必因损伤, 或挖伤者, 或雷炮之震伤者,或患聤耳溃脓不止, 而坏其窍者, 是宜用开通之法, 以治之也。 虚闭者, 或以年衰,或以病后, 或以劳倦过度, 因致精脱肾亏, 渐至聋闭, 是非大培根本必不可也。 凡此数者, 有从外不能达者, 其病在经, 有从内不能通者, 其病在脏,当各随其宜而治之, 自无不愈者。 然暴聋者多易治, 久聋者最难为力也。
  2. 耳聋证, 总因气闭不通耳。 盖凡火邪, 风邪, 皆令气壅, 壅则闭也。 怒则气逆,逆则闭也。 窍伤则气窒, 窒则闭也。 虚则气不充, 不充则闭也。 凡邪盛气逆而闭者,实闭也; 气有不及而闭者, 虚闭也, 然实闭者少而虚闭者多。 且凡属实邪,固令耳窍不通, 使果正气强盛, 断不至此, 惟经气不足, 然后邪气得以夺之,此正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之谓也。 故即系实邪而病至聋闭者, 亦无不有挟虚之象,所以凡治此证, 不宜峻攻, 如古法之用通圣散, 神芎丸, 凉膈散, 木香槟榔丸之属,皆不可轻用, 盖恐攻之未必能愈耳, 而反伤脾胃, 则他变踵至矣。 至若治此之法,凡火壅于上者, 自宜清降, 兼阴虚者, 亦宜补阴, 此阳证之治也。 若无火邪,止由气闭, 则或补或开, 必兼辛温之剂方可通行, 此阴证之治也。 然此二者,皆当以渐调理, 但无欲速, 庶乎尽善。
  3. 耳鸣当辨虚实。 凡暴鸣而声大者多实, 渐鸣而声细者多虚; 少壮热盛者多实, 中衰无火者多虚; 饮酒味厚,素多痰火者多实, 质清脉细, 素多劳倦者多虚。 且耳为肾窍, 乃宗脉之所聚, 若精气调和, 肾气充足, 则耳目聪明, 若劳伤血气, 精脱肾惫, 必至聋瞶。 故人于中年之后, 每多耳鸣, 如风雨, 如蝉鸣, 如潮声者, 是皆阴衰肾亏而然。 经曰: 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半, 即衰之谓也。 又以<易>义参之,其象尤切。 <易>曰: 坎为耳。 盖坎之阳居中, 耳之聪在内, 此其所以相应也。 今老人之耳, 多见聪不内居, 而声闻于外, 此正肾元不固,阳气渐涣之征耳, 欲求来复, 其势诚难, 但得稍缓, 即已幸矣, 其惟调养得宜, 而日培根本乎。

论治共五条
  1. 火盛而耳鸣耳闭者, 当察火之微甚, 及体质之强弱而清之降之。 火之甚者,宜抽薪饮, 大分清饮, 当归龙荟丸之类主之。 火之微者, 宜徒薪饮主之。 兼阴虚者,宜加减一阴煎, 清化饮之类主之。 兼痰者, 宜清膈饮主之。
  2. 气逆而闭者, 宜六安煎加香附, 丹皮, 厚朴, 枳壳之类主之。 气逆兼火者,宜加山栀, 龙胆草, 天花粉之类主之。 气逆兼风寒者, 加川芎, 细辛, 苏叶, 菖蒲,蔓荆子, 柴胡之类主之。
  3. 伤寒外感, 发热头痛不解而聋者, 当于伤寒门察证治之, 邪解而耳自愈也。 但伤寒耳聋, 虽属少阳之证, 然必因虚, 所以有之, 故仲景亦以为阳气虚也。 是以凡遇此证, 必当专顾元气, 有邪者兼以散邪。 且可因耳之轻重以察病之进退,若因治而聋渐轻者, 其病将愈, 聋渐甚者, 病必日甚也; 其有聋闭至极而丝毫无闻者, 此其肾气已绝, 最是大凶之兆。
  4. 虚闭证, 凡十二经脉皆有所主, 而又惟肝肾为最, 若老年衰弱,及素禀阴虚之人, 皆宜以大补元煎, 或左归, 右归丸, 肉苁蓉丸,或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 若忧愁思虑太过而聋者, 宜平补镇心丹,辰砂妙香散之类主之。 若阳虚于上者, 宜补中益气汤, 归脾汤之类主之。 凡诸补剂中, 或以川芎, 石菖蒲, 远志, 细辛, 升麻, 柴胡之类, 皆可随宜加用,但因虚而闭或已久者, 终不易愈耳。
  5. 窍闭证, 非因气血之咎而病在窍也, 当用法以通之。 <外台秘要>治聋法: 用芥菜子捣碎, 以人乳调和, 绵裹塞耳, 数易之即闻。 <千金方>治耳聋久不效,用大蒜一瓣, 中剜一孔, 以巴豆一粒去皮膜, 慢火炮极熟, 入蒜内,用新绵包定塞耳中, 三次效。 又方: 用骨碎补削作条, 火炮, 乘热塞耳中。 又方: 治耳聋, 用巴豆一粒去心皮, 斑猫一枚去翘足, 二物合捣膏, 绵裹塞耳中, 再易, 甚验。 <经验方>: 用巴豆一粒, 蜡裹, 以鍼刺孔令透, 塞耳中。 又古法以酒浸鍼砂一日, 至晚去砂, 将酒含口中, 用活磁石一块, 绵裹塞耳,左聋塞左, 右聋塞右, 此导气通闭法也。 凡耳窍或损, 或塞, 或震伤, 以致暴聋,或鸣不止者, 即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捺, 随捺随放, 随放随捺,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 捺之数次, 其气必至, 气至则窍自通矣。 凡值此者,若不速为引导, 恐因而渐闭, 而竟至不开耳。

述古

薛立斋曰: 按前证若血虚有火, 用四物加山栀, 柴胡。 若中气虚弱, 用补中益气汤。 若血气俱虚, 用八珍汤加柴胡。 若怒便聋而或鸣者, 属肝胆经气实, 用小柴胡加芎,归, 山栀, 虚用八珍加山栀。 若午前甚者, 阳气实热也, 小柴胡加黄连, 山栀。 阳气虚, 用补中益气汤加柴胡, 山栀。 午后甚者, 阴血虚也, 四物加白术, 茯苓。 若肾虚火动, 或痰盛作渴者, 必用地黄丸。 经云: 头痛耳鸣, 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 脾胃一虚, 耳目九窍皆为之病。


简易方
    聤耳脓出: 明郁散因五八。 流脓方因五九。 红玉散因五八一。 百虫入耳方因六一。

灸法上星灸二七壮, 治风聋。 合谷灸七壮, 治耳聋。 听宫。 翳风灸七壮, 治耳聋痛。 外关。 偏历。 肾愈。 耳证论列方
抽薪饮新寒三。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清膈煎新寒九。 地黄丸补百二十。 大分清饮新寒五。 左归丸新补四。 平补镇心丹补百十。 右归丸新补五。 辰砂妙香散固十五。 六安煎新和二。 当归龙荟丸寒一六七。 徙薪饮新寒四。 清化饮新因十三。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归脾汤补三二。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大补元煎新补一。 四物汤补八。 肉苁蓉丸补一五三。 八珍汤补十九。 小柴胡汤散十九。 论外备用方 柴胡清肝散寒五九肝胆火逆。 耳病诸方详因阵五三至六八止。 栀子清肝散寒六十肝胆风热。

鼻证


经义

    金匮真言论曰: 西方白色, 入通于肺, 开窍于鼻。

    脉度篇曰: 肺气通于鼻, 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五阅五使篇曰: 鼻者, 肺之官也。 以候五脏。 故肺病者, 喘息鼻胀。

    邪气藏府病形篇曰: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

    本神篇曰: 肺藏气, 气舍魄, 肺气虚, 则鼻塞不利少气, 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五藏别论曰: 五气入鼻, 藏于心肺, 心肺有病, 而鼻为之不利也。

    经脉篇曰: 足太阳, 实则鼽窒, 虚则鼽□。

    气厥论曰: 胆移热于脑, 则辛额鼻渊, 鼻渊者, 浊涕下不止也, 传为□衊瞑目。

    忧恚无言论曰: 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 颃颡不开, 分气失也。

    五色篇曰: 明堂者, 鼻也。 雷公曰: 官五色奈何? 黄帝曰: 青黑为痛, 黄赤为热,白为寒, 是为五官。 面王以上者, 小肠也。 面王以下者, 膀胱子处也。 鼻准为面王,详前面病门。

    解精微论曰: 泣涕者脑也, 脑者阴也, 髓者骨之充也, 故脑渗为涕。

    刺热篇曰: 脾热病者鼻先赤。

    口问篇曰: 人之嚏者, 何气使然? 岐伯曰: 阳气和利, 满于心, 出于鼻, 故为嚏。 补足太阳荣眉本, 一曰眉上也。 口鼻者, 气之门户也。

    热论篇曰: 伤寒二日, 阳明受之, 阳明主肉, 其脉侠鼻络于目, 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

    遗篇刺法论: 帝曰: 余闻五疫之至, 皆相染易。 天牝从来, 复得其往, 气出于脑,即不干邪。 天牝, 鼻也, 鼻受天之气, 故曰天牝。 详十三卷瘟疫门。

    五常政大论曰: 审平之纪, 其主鼻。 少阳司天, 欬嚏鼽□鼻窒, 疮疡。 太阳司天,鼽嚏, 喜悲。 少阴司天, 嚏鼽□鼻窒。

    六元正纪大论曰: 阳明所至为鼽嚏。

    至真要大论曰: 少阴司天, 民病鼽□嚏呕。 少阳司天, 甚则鼽□。 太阳司天鼽□善悲。 少阴之复, 烦躁鼽嚏,甚则入肺, 欬而鼻渊。


论证 鼻为肺窍, 又曰天牝, 乃宗气之逆, 而实心肺之门户, 故经曰: 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然其经络所至, 专属阳明, 自山根以上, 则连太阳, 督脉, 以通于脑, 故此数经之病, 皆能及之。 若其为病, 易窒塞者谓之鼽,时流浊涕而或多臭气者, 谓之鼻渊, 又曰脑漏; 或生瘜肉而阻塞气道者, 谓之鼻齆,及有喷嚏, 鼻□, 酒皻, 赤鼻之类, 各当辨而治之。 然总之鼻病无他也,非风寒外感, 则内火上炎耳。 外感者, 治宜辛散, 内热者, 治宜清凉, 知斯二者,则治鼻大纲尽乎是矣。
论治共六条
  1. 鼻塞证有二: 凡由风寒而鼻塞者, 以寒闭腠理, 则经络壅塞而多鼽嚏,此证多在太阳经, 宜用辛散解表自愈, 如川芎散, 神愈散, 及麻黄, 紫苏, 荆芥,□白之类皆可择用。 若由火邪上炎而鼻塞者, 单宜清火。 火之微者, 多近上焦,出自心肺, 宜清化饮, 黄芩知母汤之类主之。 火之甚者, 多出阳明, 或微兼头痛,宜竹叶石膏汤, 凉膈散之类主之。 若风寒兼火者, 即防风通圣散之类亦可用。 大都常塞者多火, 暴塞者多风寒, 当以此辨之。
  2. 鼻涕多者, 多由于火, 故曰: 肺热甚则鼻涕出。 由此观之,则凡无故多泪及多口涎者, 亦多属肝脾之火, 皆其类耳。
  3. 鼻渊证, 总由太阳, 督脉之火, 甚者上连于脑, 而津津不已, 故又名为脑漏。 此证多因酒醴肥甘, 或久用热物, 或火由寒郁, 以致湿热上薰, 津汁溶溢而下,离经腐败, 有作臭者, 有大臭不堪闻者, 河间用防风通圣散一两加薄荷,黄连各二钱以治之。 古法有用苍耳散治之者。 然以余之见, 谓此炎上之火,而治兼辛散, 有所不宜, 故多不见效, 莫若但清阴火而兼以滋阴, 久之自宁,此即高者抑之之法, 故常以清化饮加白蒺藜五钱或一两, 苍耳子二三钱。 若火之甚者, 再以清凉等剂加减用之, 每获全愈, 或用<宣明>防风汤之意亦可。 但此证一见, 即宜节戒早治, 久则甚难为力也。 凡鼻渊脑漏, 虽为热证,然流渗既久者, 即火邪已去, 流亦不止, 以液道不能扃固也。 故新病者, 多由于热,久病者, 未必尽为热证, 此当审察治之, 若执用寒凉, 未免别生他病。 其有漏泄既多, 伤其髓海, 则气虚于上, 多见头脑隐痛及眩运不宁等证,此非补阳不可, 宜十全大补汤, 补中益气汤之类主之。 又<医学正传>有脑漏秘方,亦可检用。
  4. 鼻齆瘜肉, 阻塞清道, 虽鼻为肺窍, 而其壅塞为患者, 乃经络肌肉之病,此实阳明热滞留结而然。 故内治之法, 宜以清火, 清气为主, 外治之法,宜以黄白散, 及<千金>瘜肉方雄黄散, 或<简易>瘜肉方之类主之。
  5. 酒皻赤鼻, 多以好酒之人, 湿热乘肺, 薰蒸面鼻, 血热而然; 或以肺经素多风热,色为红黑而生皻疖者亦有之。 内宜凉血清火, 外宜硫磺散, 白矾散之类主之。
  6. 鼻□证, 详见血证门。

灸法

囟会灸七壮, 治鼻齆鼻痔, 通天灸七壮, 灸后鼻出鼻积方愈, 人中, 百会, 大椎. 合谷并治鼻流臭秽, 上星三壮七壮, 治浊涕, 迎香治鼻塞多涕, 风府, 风池, 曲差。 川芎散因六九。 <宣明>防风汤因七七。 硫黄散因八九。 苍耳散因七三。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正传>脑漏秘方因七九。 黄白散因八十。 竹叶石膏汤寒五,六。 <简易>瘜肉方因八六。 雄黄散因八四。 凉膈散攻十九痘八三。 防风通圣散攻十六。 清化饮新因十三。 神愈散因七四。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千金>瘜肉方因八五。 白矾散因八七。 黄芩知母汤寒五一。


论外备用方

川芎茶调散散四六伤风鼻塞。 面鼻诸方详因阵六九至一百止。 羌活胜风汤散六一风热鼻塞。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七终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