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伤寒、金匮类 > 伤寒论
编号:215587
辨少阳病脉证病治
http://www.100md.com theQi

少阳病纲要

  •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3)
  •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264)
  •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265)

少阳病本证

    小柴胡汤证
  •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6)
  •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7)
  •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266)
  •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99)
  •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 (100)
  •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1)
  •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29)
  •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罢验,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0)
  •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148)
  •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两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98)

少阳病兼变证

  •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67)
    柴胡桂枝汤证
  •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146)
    大柴胡汤证
  •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03)
  •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165)
    柴胡加芒硝汤证
  •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意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04)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4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107)

少阳病变证

  •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69)
  •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70)
  •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271)
  •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143)
  •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时,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44)
  • 妇人伤寒,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145)
  •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268)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