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基础 > 常见问答
编号:48488
为什么说“微病服药”无益处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网
     所谓“微病服药”,就是说有的人一有点小毛病就赶紧吃药打针。在日常生活中,常见有这样的情形,家中凡有老人、小孩,一旦微染小疾,全家就为之心急如焚,于是乎四处求医,八方购药,忙得晕头转向。或是取出家庭自备药,凭着凤毛麟角的医药知识,自以为是地私自给药。殊不知这种做法是既劳命伤财,又不科学,弄不好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影响健康。

    一般来说,对于一向身体健康的人,倘若偶染小病,或小疾初起,就不见得要马上用药,这是什么道理呢?中医认为:在病邪初犯人体之时,体内正气必然要与病邪进行激烈抗争,若正气强盛于病邪之气,那么三五日后,机体就产生了抗病能力,病势也就逐渐好转了。现代医学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中医是基本一致的。西医学认为:对待疾病初起的发热,只要体温不超过38℃,就不必立即服用退烧药。因为在发热时,血液中的巨噬细胞能增强吞噬病原体的作用,促进抗体生成而有利于恢复健康,这种不药而愈的方法,西医学称之为对症支持疗法。由于引起人体发热病症的病原体种类很多,倘若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私自服药退烧,还容易掩盖疾病的真实性,给医生带来诊断上的困难。例如阑尾炎腹痛,如不经医生诊察,就私自服止痛片以止痛,疼痛虽能暂时消失,但病因不明,临床症状不突出,以致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增加了危险性。

    其次,若把“微病服药”形成一种习惯的话,将对健康构成一个极大的威胁,俗话说:一日用之,常年附之,量随增之,病遂重之。这就是说,经常服用某种药物,使人体对该药的感应性降低,耐受性增加,导致一般常用量根本不起治疗作用,于是只好加大剂量。某些因病毒所致的疾病(如感冒),病家不知其理而私服抗生素,其结果病情不见减轻,倒使病菌对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还有些人倒是很关心自己的健康,身体偶感不适就马上服抗生素,可又不遵守进药次数和剂量,想起来就服几片,想不起来就算了;或者是今天服了药,明天感觉好些就不服了。久而久之,使耐受性和抗药性分别增强,导致某药对某君某病无效,而不得不更换其他药物。更有些人无病也在服药,而美其名曰为“预防”,这是极不可取的。

    宋代苏东坡曾说:“安心是药更无方”。自然,“安心”不是什么药物,但从养生学的角度来看,它比任何药物都珍贵。尤其对于老年人,与其因偶感小疾住院治疗,倒不如练气功,品药膳,驱病于未酿成之时。只要病者心情豁达,大病即可化小,小病自然能够化了,又何必去求医访药呢?这就是东坡“安心”含义所在。毋庸置疑,人在乐观情绪下所产生的抗病物质,是可以战胜某些致病因素的。

    总之,“微病服药”对人体的不利因素较多,但不等于有病就可以不服药,关键要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地用药。,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