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9594
四川医生捐肾,难如愿(详细报道)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7日 《生命时报》 2006.06.27
四川医生捐肾,难如愿(详细报道)

     专家称,其心愿是好的,但推广非亲属活体捐赠时机尚不成熟

    承诺永远不见受捐者 宁肯自己负担手术费

    去年6月,朱同玉教授(右)在肾移植手术中。

    吴镝鸣摄

    一个来自四川山区小镇的医生,从2001年以来献血已达上万毫升,曾主动要求献出自己的骨髓,现在,他又想捐出自己的一颗肾脏,来拯救生命垂危的病人。

    这个医生的名字叫李郁仁。不了解他的人,都觉得他的神经是不是出了什么毛病;了解他的人,也并非全能理解他的这些举动。尤其是“捐肾”的消息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在国内引起了轰动,有人怀疑他在哗众取宠,有人怀疑他另有所图……我国目前还没有非亲属活体捐肾的先例,李郁仁能成为打破常规的第一人吗?他怎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记者近日采访了这位颇富争议的人物。
, 百拇医药
    我要献血,而不是卖血

    李郁仁第一次献血是在1994年。那一年,他在哈尔滨市动力区大庆路卫生院当医生。那时每次献血后都发140元钱的补助,他一共献了9次血,拿到1260元钱。拿了这些钱,李郁仁感到很不自在,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卖血一样。

    1996年,李郁仁回到老家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继续当医生。在这期间,他的献血行为曾一度中止。一个原因是,他认为献了血再拿国家的补助,就不属于无偿献血了,心里有愧;另一个原因是献血必须去泸州,来回很不方便。

    1998年10月,我国颁布实施了《无偿献血法》,终于打开了李郁仁的这个心结。2001年,他又开始了自己的献血行动。李郁仁告诉记者,从2001年至2006年,他一共献血25次,目前无偿献血量为10400毫升,还献了一次血小板,相当于800毫升血。

    给彭珮云写信,要捐出骨髓
, 百拇医药
    李郁仁不仅献血,还要捐骨髓。这话得从2001年3月说起。那时,他收治了一个患有白血病的6岁小男孩。孩子的生命全靠每月输血来维持。“看着孩子遭受病痛折磨,我心里很难受。作为一名医生,我知道,只要做骨髓移植就能救这孩子一命。”于是,李郁仁亲自赶到泸州市医院咨询相关情况。可惜,当时的地方医院既没有骨髓,也没有能力做这种手术。无奈之下,他在4月给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珮云写了一封信,请求捐出自己的骨髓来救这个男孩。不幸的是,小男孩没有等到手术那一天就离开了人世。这件事让李郁仁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5月,李郁仁写的信有了回音。彭珮云副委员长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代表她回信,告诉李郁仁,他精神可嘉,但是因为年龄偏大了,所以不能接受他的捐赠。这封信并没有让李郁仁死心。他又从报上看到上海成立骨髓库的消息,于是,自费赶到上海。但上海方面的答复是:不接受外省人员的捐赠。李郁仁带着失望回到了家乡。

    几年过去了,让李郁仁没想到的是,去年11月22日,他接到四川省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他去参加四川省骨髓库的启动工作。李郁仁动员了6个人跟他一同前往成都,在他的感召下,这些人都成了为骨髓捐献的志愿者。从成都回来后,李郁仁又发起并组织了一个“献血捐髓爱心团”,共动员50个人加入四川省骨髓库。到目前为止,每月只有300元工资的他已经为“献血捐髓爱心团”花去了自己三四万元的积蓄。
, 百拇医药
    捐肾获得了全家支持

    李郁仁第一次有了捐肾的念头,还是在哈尔滨的时候。一天,他从当地报纸上读到一则求助信息,说有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正在等待肾移植,可是没有合适的肾源。李郁仁想,自己可以捐出一个肾来救人。在多方联系报纸上的病人未果的情况下,他掏出几十元钱也在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说自己愿意无偿捐肾救人,可惜当时并没有得到回音。

    去年2月,李郁仁在“感动中国”电视节目中看到“田世国捐肾救母”的事后,再次对那些等待捐肾的病人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他告诉记者:“当时我就想,父母子女之间可以捐肾,可是那些没法得到亲属帮助的人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等死吗?为什么外人不能捐肾呢?”于是,他立即行动,给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红十字会写信表达了捐肾的想法。让李郁仁惊喜的是,去年5月,他接到上海红十字会的回信,信中转达了我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同玉教授的话。朱教授表示,他愿意支持李郁仁完成这个心愿。在朱教授的努力下,李郁仁被中山医院列为第一个无偿捐肾志愿者。
, http://www.100md.com
    要做捐肾手术,必须获得家人同意。李郁仁的妻子和大儿媳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一直在做好事,我们不同意,他就背着我们做。最开始,我们对这事不支持也不反对。”但在李郁仁的一再坚持下,妻子渐渐改变了态度:“只要捐肾对他的身体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全家支持他。”

    今年4月29日,是李郁仁妻子的54岁生日。这一天,李郁仁把两个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一大家人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会上,李郁仁终于赢得了全家人的理解。妻子还表示,愿意陪李郁仁去动手术。

    “很多人都不明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李郁仁对记者说,“其实我是一个医生,明白献血对健康是有好处的,也知道一个人捐出去一只肾,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既然这样,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专家对此意见不一

    据记者了解,目前对于非亲属无偿捐献活体器官,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李郁仁很可能成为此方面的“全国第一人”。他能否顺利地捐肾,专家是怎么看的呢?
, 百拇医药
    朱同玉教授告诉记者:“由于我国没有《器官捐献法》和《器官移植法》,过去要捐肾,原则上必须经过中华医学会伦理委员会同意。不过,今年7月1日,我国即将实行《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指出,进行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可以组成伦理委员会,对此事进行充分讨论,经同意后为患者实施人体器官移植。中山医院已经成立了‘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与伦理委员会’,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要排除李郁仁有买卖器官的嫌疑。”为了做到这一点,朱教授说,李郁仁已经请泸州市公证处对捐肾一事进行了公证,主要提出三点:第一,属于纯利他主义的自愿捐献,不要任何形式的回报;第二,要求不知道受捐者是谁;第三,摘取肾脏的手术费用和路费全部自己负担。“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考虑他的请求了。”朱教授表示。

    但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忠华教授却对此持不同看法:不主张现阶段在国内开非亲属无偿捐肾的先例。陈教授告诉记者,他的理由有三个:一是7月1日即将施行的《规定》中对活体器官移植并没有指导性的规定或意见,如对无偿捐献活体器官需要经过哪些审批程序,经过谁批准等等。二是移植中心没有能力或精力去调查每一例非亲属活体移植的真实动机。“我很佩服李郁仁,但是如果他捐献了,就等于开了一个头,很可能被非法人体器官交易钻了空子。”三是我国现在还没有完善的制度来保障纯利他主义器官捐献者今后的健康。“捐献肾脏有万分之三的死亡率,还会有出血、感染等手术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等到那时候,是靠好心人来募捐还是靠民政部门来保障捐献者的安全呢?”陈教授说:“我认为,现阶段在中国推广非亲属活体器官无偿捐献的时机还不成熟。我们的社会对这件事应该保持理性,而不能仅凭一时冲动。”
, 百拇医药
    有些国家允许非亲属活体捐赠

    据记者了解,世界上允许非亲属活体无偿捐赠器官的国家并不算少,但他们都有着具体的规定。比如,美国于1984年通过了《器官移植法案》,规定一些器官移植所需的器官可以在活体中获得,如肾移植、部分肝移植以及骨骼移植等。只要不涉及器官组织买卖,任何来源的器官都可以接受。据去年一项统计显示,美国共有68577名活体捐肾人,他们绝大多数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捐赠给了亲人、友人或相识的人,也有285人纯粹处于爱心,将自己的肾脏捐献给了陌生人。

    在美国,除了国家性的器官获取组织之外,还有一大批非营利器官移植组织、机构和设在很多大医院的器官移植中心。想要捐献器官者或患者自己找到活体器官提供者后,与当地的相应组织机构联系即可。捐赠者需要的一切费用可以由这些非营利机构提供。

    在欧洲,器官移植做得最多的国家西班牙规定,人体器官捐赠的范围可以是亲属之间,也可以在非亲属之间。而在瑞士,活体捐赠者的手术费用都算在受捐者头上,而且有健全的医疗保障机构对供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定期随访。
, 百拇医药
    在亚洲国家新加坡,2004年1月修正的《人体器官移植法令》中规定,可以进行非亲属活体器官捐献。新加坡卫生部认为,虽然这一规定可能被****者利用,但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启动机制,而应该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因此,《人体器官移植法令》中强调,任何涉及非亲属的器官移植,都必须经过有关医院的“道德委员会”批准才能进行。而医院的“道德委员会”至少应由三人组成,其中必须包括独立的医药人员和一个普通市民。“道德委员会”将根据捐献者的医疗和心理状况报告、与捐献者及其他有关人士的谈话等情况,鉴定并决定是否可进行器官移植手术。

    正因为活体器官捐赠目前在中国存在一定的争议,李郁仁最近成了公众眼中的焦点人物,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反响。去年12月,他接到一个从南京打来的电话,开口就问他:“你的一个肾要多少钱?”李郁仁听了非常气愤,果断地挂掉了电话。“我这么做不是要卖肾,我是要无偿捐肾,捐给人家去救命的。问我一个肾要多少钱,简直就是在侮辱我。”不过,更多的人对他表示的是理解和敬佩。中国石油川南矿区一位负责同志专门找到李郁仁,表示想资助他完成捐肾的举动。

    6月20日,李郁仁第四次来到上海见朱同玉教授。他盼望着7月1日新法规实施后能顺利地捐出自己的肾:“我已经跟朱教授讲过了,我永远都不会见受捐者。我后半生的任务就是把一颗肾无偿地捐出去。”, 百拇医药(吴镝鸣 驻美国、西班牙、新加坡 夏 雨 王 方 陈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