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7221
过节了,儿女为啥不回家(心理生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6日 《生命时报》 2007.02.06
过节了,儿女为啥不回家(心理生活)

     怕听父母唠叨 逃避社会责任 缺少感恩的心

    寒假已至,大部分高校学子们早就迫不及待地收拾行囊,挤火车回家了;但也有部分人坚持留守在空旷的宿舍、寂静的校园,迟迟不肯回家。据1月24日《信息时报》报道,在广州市抽样调查中,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中今年寒假留守学校的学生约占两成。冬季的校园,难道就真如歌里所唱的那么让人留恋?学生放假不回家又有什么苦衷吗?

    “回去了和爸妈没话说”

    “说不想回家是假的,可家里还有妹妹要上学,自己都20多岁了,实在不好意思再向家里要钱,所以要利用寒假为下学期的学费作准备。”北京某大三学生小张告诉记者。小张来自陕西,这个寒假他找到了两份家教和一份兼职,整个假期下来,至少能赚到3000元。这对他来说实在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留在学校的相当一部分是大四学生,他们“留守”的目的很简单——找工作。除去这些因打工、求职、考研而“留守”的学生外,还有一部分人明明可以回家,却坚持留在了学校。
, 百拇医药
    和小张有同样想法的人并不少,尤以男生居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给出的理由是——怕听父母唠叨。“我都一年没回过家了,就怕听我妈问东问西,还没完没了地数落我,什么工作啦、挣钱啦、结婚啦,真是烦死了。以前就算回家了,也顶多住上三五天就跑回学校,还不够折腾呢。这次索性不回去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嘛,他们拿我没辙。”

    不只大学生如此,据不久前的《武汉晨报》报道,某初一女生姗姗从学校步行10分钟就能到家,却偏要住集体宿舍。她给出的理由是,回家就意味着失去自由、说话总被妈妈打断等。

    “留守”折射家庭关系淡漠

    因打工、求职、考研等原因“留守”校园倒也罢了,而从那些明明可以回家却非要“留守”的人群身上,是不是可以折射出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日益淡漠呢?

    对此,北京阳光慧心心理咨询室咨询师宋玉梅认为,首先,这类学生普遍会认为自己得不到足够的家庭温暖。“这分两种情况,问题出在父母身上多一些,或出在子女身上多一些。但无论如何,用放假‘留守’的方式来逃避问题,只能说明学生本身心智不够成熟。”
, 百拇医药
    其次,“留守”学生普遍缺乏责任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责任感了,包括社会的和家庭的。其实,不管回家和父母有没有话说,至少他们忙了一年,当子女的有义务帮他们分担些家务劳动。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成熟到能够承担应尽的义务。”宋玉梅认为,这样的学生日后走入社会,也照样会缺乏社会责任感。

    最后,“留守”反映出独生子女更具有独立意识,但其中也不乏任性、自私的一面。“他们通常情况下只会考虑自己,而很少为周围人着想,甚至自己的父母。”宋玉梅说。

    感恩也是一门课

    想要把一块冰融化,只需要加热;但想要把冰封住的亲情融化,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这需要父母和子女双方的努力,当然,后者的努力更重要。”宋玉梅认为。

    站在学生角度来说,即便家庭关系没那么融洽,也要试着用积极、正向的态度和父母沟通,一味逃避只会让彼此更疏远。

    另外,要对父母抱有一份感恩的心,不要一味地挑剔、埋怨,遇到问题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也许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父母的方式是不对。但当他们不愿意改变的时候,就需要孩子改变,从多角度去理解他们。”

    从父母角度来说,也要学会理解孩子,努力和他们沟通。当遇到和孩子想法不一致时,别急着否定他们。“‘代沟’必然存在,但只要父母把尊重和理解放在首位,它就会缩短。”, 百拇医药(王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