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7218
全副武装防得住“医闹”吗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6日 《生命时报》 2007.02.06
全副武装防得住“医闹”吗

     武警进医院 护士戴钢盔

    戴钢盔上班治“标”不治“本”。

    说到2006年的新职业,“医闹”一定名列其中。一位参与过5次“医闹”的男子曾向《北京晚报》披露过内幕: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各个医院寻找医疗纠纷,他曾毫不费力地从一家医院太平间外揽到了5万元生意……

    2007年伊始,医闹之风愈演愈烈。对此,各个医院也绞尽脑汁,忙着招架。继深圳市山厦医院的医生与护士戴上钢制头盔上班后,1月22日上午,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警备室正式揭牌;1月29日江西省下发《关于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通告》,将12种行为列为“医闹”,誓要严惩……

    至此,“医闹”已经成了社会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医闹成了职业,谁之过?武警进医院、护士戴钢盔,是不是会将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压垮?

    各方对“医闹”的看法
, http://www.100md.com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就我本人来讲,还是反对“医闹”的。医患矛盾一直就有,但没想到已经升级到“暴力行为”了,什么打医生啊、砸医院啊。总之,我不赞成这种暴力手段。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助理高海鹏:有的患者提起医生来,恨得牙根都痒痒。拿红包、收回扣,什么帽子都给我们戴。其实,医院也挺无奈的,再加上举证倒置进了医疗体系,有的医生怕担责任,就会要求患者从头到脚检查个遍。另外,医药价格也不是我们医生能控制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也挺委屈的。

    就说医闹吧,过去3年,遭到医闹的医院,从89.58%增加到97.92%;比方说2004年,某家医院遭到了10次医闹,到了2006年,就能达到15次;平均每家医院的经济损失,从3年前的20.58万元上升到30.18万元。这些数字太触目惊心了。

    张先生(患者家属):我身边总有这样的事发生:患者家属想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医院却爱答不理;患者想快些得到解决方案,院方却迟迟不给答复……如果不是让患者家属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步,没人会无缘无故地这样做吧。
, 百拇医药
    宋小姐(患者):我也想相信医院,可太难了。我这病住了这么长时间院了,钱也花了一大笔,可就是没怎么见好。和医生相比,我们患者肯定是弱势群体,真出点什么事,只能堵医院门“讨说法”。

    “医生戴钢盔、武警进医院”是作秀吗

    事件回放:2006年底,位于深圳市平湖的山厦医院,为保证人身安全,医生护士连续数日全体戴钢盔上班。

    2007年1月21日,在广州市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医卫界的政协委员谈起“医闹”问题时,将分组讨论开成了‘诉苦大会’,甚至有政协委员在激动中蹦出一句“只有警察长时间驻守医院,才能保障医院的安全”。

    夏学銮:我不赞同这种做法,冷冰冰的钢盔,非但对付不了“医闹”,保证不了医生安全,解决不了日益恶化的医患矛盾,反而会拉大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

, http://www.100md.com     高海鹏:戴钢盔是个别现象,我本人并不主张,都说医生是白衣天使,可有谁见过戴上钢盔的白衣天使?太不成体统了!即使这样,医生的安全还是得不到保障,医院有点哗众取宠了。

    在我们医院,北京市和平区派出所就派驻了一名警员来维护治安。在患者家属闹得厉害时,通过他的调节,事情比较容易解决。但这并不能减少医闹事故的发生率。只能说,在医患矛盾激化的特定阶段,需要警方的调节,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宋小姐(患者):这明摆着用专政工具对付平头百姓。你想想看,医院门口守着一排武警,这不是不打自招,承认自己医院有问题嘛。这样的医院谁还敢去?

    张先生(患者家属):一些医生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收红包、吃回扣,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在这种情况下,医务界人士不自我检讨,反而提出让警察长驻医院保护自己,真让人啼笑皆非!

    孙女士(医务人员):这事就是没出在自己身上,不从事医务工作的人根本没法体会我们的心情。本来每天工作就挺累的,还得因为“医闹”提心吊胆,说不定哪天人家就找上门来了。这时候,只能靠戴钢盔保护自己。
, 百拇医药
    苗先生(警务人员):“医闹”围攻医院和医务人员,突破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范围。医患纠纷不像单纯的治安案件那么简单,作为警察,我们很难判断谁是职业“医闹”,因此只能调解,随便抓人是没有依据的。

    “医闹”缘何而发

    夏学銮:对于“医闹”来说,他们是打着维护患者权利的旗号,最终为了谋取私利。而医疗费用过高、医疗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才是滋生职业“医闹”的天然土壤。这些问题早就让患者积了一肚子怨气,一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很容易爆发出来,这些因素恰恰给“医闹”提供了市场。

    北京国源律师事务所吴俊律师:首先,鉴定、赔偿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是体制问题。其次,媒体也有责任。平时媒体报道的高额赔偿案例太多,这难免给人留下一种印象,凡有关医疗纠纷的,就是患者胜、医院败。再次,一些医院对“医闹”妥协,公安机关没有完全按法律程序处理,无形中助长了这一情况的发生,给人一种“大闹大赔,小闹小赔,闹则得利”的印象。
, http://www.100md.com
    张先生(患者家属):打官司是那么容易吗?先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按他们说的鉴定程序至少得走1年,鉴定费也好几千块,可搞医疗鉴定的都是医院自家人,万一他们做手脚怎么办?到时候恐怕又搭钱又白费劲。

    宋小姐(患者):在“医闹”问题上,我觉得医院首先得深思。说“医闹”是暴力,那动不动就乱收费上百万元的医院,一天按25个小时收费的医院,花几千元却把孕妇检查成不孕症的医院,难道就不是“暴力”了?

    医闹问题由谁解决

    高海鹏:职业“医闹”的出现和泛滥,既不在于患者的强词夺理,也不在于医院的推卸责任,这些原因都是表面现象。由于医疗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所以医闹也更受到关注。目前,医患之间有很多误解,治本的唯一办法就是沟通,双方的想法应该让对方知道,增强彼此间的信任。

    夏学銮:前不久,有医卫界人士建议,可以建立一种类似于交通事故处理的办法,解决医疗损害的救助问题。比如,通过一个类似基金的机构实现救助,不论医院是否有责任,患者家属都能得到经济上的救助。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吴俊:媒体在宣传导向上不要有所偏差,关于医疗纠纷的报道面应该放宽一点,引导人们正确看待这一问题。患者及家属也要纠正对现有法律法规的误解,不要认为所有医疗官司都是不公平的;在出现医疗纠纷后,医院的处理态度应该积极明确,做到在第一时间、按程序、按规定处理医疗事故。, 百拇医药(田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