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6312
香港急诊分五级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5日 《生命时报》 2007.05.15
     不同颜色挂号条区分病情轻重

    因为被鱼刺卡了嗓子,我在香港看了一次急诊。急匆匆跑进急诊室,真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那里非常安静,比内地的门诊还要有序,一点感受不到“急”后的混乱。

    在急诊室的分流处,护士根据我的描述做出初步诊断,发了一张蓝色卡片,然后指引我到等候区坐下。在大厅的显示牌上,循环播放着对各种颜色卡片的解释:根据病情的轻重,将就诊的病人分为五级,危殆、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红色的卡片代表危急,很快会得到处理;黄色代表紧急,半个小时内就能得到处理;我手里拿的是一张蓝色卡片,说明目前的病情是次紧急,大概会等4个小时;而危殆的则不用发卡,直接就送到诊室里。不过,各医院发放的挂号条颜色也可能不同。

    急诊室的大厅里通常只有一个分诊护士,非常有经验,很迅速地对来就诊的患者进行了分流。所有的诊室都是用布帘子隔开的,没有墙和门,患者撩开帘子就可以见到坐在里面的医生。但所有的患者都安安静静地坐在等候区,没有人会跑到帘子后面说:“大夫,先给我看吧,肚子疼得很厉害!”“孩子发烧39度,别让我们排队了!”明确的分流制度很透明,病人对自己的病情严重程度、何时处理一目了然。

    很快就轮到我了,可有个车祸的病人突然入院,护士过来说,因为他病情危重,所以我的就诊时间要被推迟。如果不愿意等,院方可以联系附近医院。病人听到这种解释,就算再多等些时候也不会抱怨了,反而对医生的工作多了几分敬重。

    香港医院这种合理的分诊制度,可以保障危重病人的优先诊治,使医院能够从容处理各类突发事故。此外,分诊制度能让急诊室很“安静”,医护人员可以有条不紊地工作,免除了医患间不必要的争吵,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医疗质量。, http://www.100md.com(驻香港 郭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