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59072
岭南药学独树一帜(上)
http://www.100md.com 2007年6月12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李姝淳

    虽然南岭山脉阻隔了岭南和中原地区的联系,减慢了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却也挡住了北方呼啸而来的寒风和汹涌而至的兵马战乱,人们在温暖湿润的空气中安居乐业。虽然崇山峻岭妨碍了中原医学的尽早传入,但是岭南医学也在人们的生产劳动中逐渐产生,并就地取材,成就了岭南医学的鲜明特色,尤其在药学方面,更是独树一帜。

    在岭南,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将中医理论和岭南医学特点结合起来,治疗重症肌无力和心脏疾病,活人无数。全国各地的病人慕名来广州求医,然后又大包小包地将药物千里迢迢地扛回家去。为什么他们不直接拿着药方回家乡拿药呢?倒不是外地的中药就不好,而是因为外地没有他们需要的药。作为土生土长的岭南本土医家,又是岭南医学史大家,邓老用的药很多都是岭南本地的草药。千斤拔、独脚金、牛大力、五爪龙这些都是岭南特有的草药,对证用药,效如桴鼓,由不得病人不大包小包扛回家。

    岭南地区草木蕃盛,可为药用者甚多,岭南医家运用草药治病有悠久的历史,嵇含的《南方草木状》中记载了很多岭南本地的草药。几千年来,在运用本地生草药防治疾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一批生草药医家和著述,包括何克谏的《生草药性备要》、赵寅谷的《本草求原》、肖步丹的《岭南采药录》、胡真的《山草药指南》等。
, http://www.100md.com
    南北朝时期,丹阳人陶弘景为避战乱,隐居茅山,写成《本草经集注》,虽处江湖之远却也忧心天下,他的远见卓识使南梁武帝对其钦佩不已,每遇大事就遣使臣到山中咨询,故有“山中宰相”的美名。

    明末清初,在岭南,也有一位不忘旧朝,隐居山林,著书立说,为乡亲们采药治病的医家——何克谏。

    何克谏,原名其言,番禺人,约生于明崇祯六年,是广州地区名门望族沙湾何氏家族第十五世孙。何氏大宗祠即现著名的“留耕堂”,收藏大量番禺历史文物,何克谏塑像立于馆内。

    何克谏年少时,明朝已经摇摇欲坠,然而,“业儒致仕”在读书人心中依然是一条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康庄大道。尤其像何家这样一个名门望族,更是以读书入仕为家规。可惜,生不逢时,明朝没能给他们实现理想的机会,甚至何克谏还没来得及参加科考,明朝就轰然而塌了,留下的是前明志士们伤心绝望的反抗或隐居。
, http://www.100md.com
    明朝灭亡后,何氏家族为守节,隐居山林。何克谏随父兄隐居故里,采药于青萝嶂,为乡亲治病,号为“青萝山人”。何克谏在隐居采药时,留心农村使用草药的经验,并于康熙年间,拜一道士为师,于清康熙辛卯(1711年)年撰写《生草药性备要》两卷,上卷收载草药七叶一枝花等161种,下卷收载草药独脚金等150种,合计311种,每种草药注明其药性及功效,是书为广东现存第一部草药学专著,很多岭南草药如五爪龙等都是本书第一次记载入册的。该书总结明代以前岭南医家运用生草药防治疾病经验,全书专门记载岭南草药以及运用草药治病的经验,而且注重叙述岭南草药运用和中医药理论结合的特征,体现了鲜明的岭南特色。

    岭南医家运用草药治病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广东通志·列传》就有秦朝方士安期生采服九节菖蒲的记载,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也有岭南草药运用的记载,但是,作为一部系统的岭南草药学专著,就是从何克谏的这部《生草药性备要》开始的。是书继承了清代以前岭南地区药物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系统地整理了岭南民间使用草药治病的经验,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多次被翻刻,现存至少有8个版本。该书奠定后世岭南草药学发展基础,对岭南草药学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医学家,尤其是生草药名家如赵寅谷、肖步丹和胡真等,颇有影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