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5239
家庭饮食防中毒 孕妇尤其要当心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7日 中国妇女报
     8月22日,北京市卫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邓小虹副局长介绍了2007年本市发生的扁豆和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情况,并希望通过新闻媒体提醒市民注意预防此类事件发生。

    扁豆中毒趋增

    邓小虹副局长介绍说,截止到8月22日,2007年北京市共发生扁豆中毒13起,发病人数209人,无死亡。2006年,共发生扁豆中毒19起,发病人数186人,其中9月份发生9起,发病人数100人,均为东北大油豆中毒。前些年,扁豆中毒主要发生在工地、集体食堂,近两年来有向餐饮业和家庭发展的趋势。2006年发生在家庭的2起,发病人数7人,发生在餐饮业的4起,发病人数36人。2007年发生在家庭的3起,发病人数26人;发生在餐饮业的3起,发病人数18人。

    关于扁豆中毒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邓副局长说,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加工不当,扁豆在炒制时未做到烧熟焖透。预防扁豆中毒的唯一方法是普及科学食用扁豆的知识,在烹调扁豆时要采取炖、烧等加热时间长的加工方式,避免采用拌、炒等加热时间短的加工方式。集体食堂由于锅大,菜不容易加热均匀,建议集体食堂尽量避免食用扁豆。扁豆中毒潜伏期短,一般为2至4小时,中毒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疼、头晕、心慌胸闷、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症状,及时治疗大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即可恢复健康,无死亡。
, 百拇医药
    乱采乱吃蘑菇危害大

    至于老生常谈的蘑菇中毒情况,邓小虹副局长说,2007年北京市发生首起7人因食用自采野蘑菇中毒的事件,其中两人因救治无效死亡。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病人食用的野蘑菇为鹅膏菌,毒性很大,发病率100%,死亡率很高,食用该蘑菇导致的中毒在国内尚无报道。北京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应急中心副主任殷全喜介绍,7位中毒患者都是在房山一煤矿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8月9日,其中1人采集野生蘑菇后,分给另外6人食用。很快,7人先后出现了严重的胃肠中毒症状,被送入房山当地医院救治;几天后,野生蘑菇中的毒素——原浆毒又开始侵入食用者的肝细胞,其中四人因症状严重被送入北京朝阳医院救治。16日,首位重症者因急性肝肾衰竭死亡;20日,又有一位中毒者因救治无效死于同样原因。

    邓小虹副局长介绍说,虽然北京市蘑菇中毒的发生概率比较小,但是危害性非常大。预防蘑菇中毒的唯一方法是不随意乱采乱吃来源不明的蘑菇。对不认识的野蘑菇或没有食用习惯的蘑菇,不要采摘、食用;对于市场上卖的野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己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也不要轻易食用。另外,卫生部门将加强对出售蘑菇的监测,对本地的有毒蘑菇品种进行调查,公示常见有毒蘑菇图谱及相应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百拇医药
    解放军307医院全军中毒中心副主任邱泽武提醒读者,我国的毒蘑菇有100多种,致命性野毒蘑菇达20多种,其中10多种含剧毒。较多见的剧毒蘑菇为白毒伞菇、鹅膏菌、鹿花菌等,食用后死亡率极高。每年5月到9月是野蘑菇中毒的高发期。据统计,野蘑菇中毒人数虽只占食物中毒人数的5.1%,但死亡人数却占到一半以上。夏季气温较高,雨水增多,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也是毒蘑菇中毒多发季节。6月以来,国内连续发生因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并导致人员死亡问题。专家提醒,在“农家乐”等场所吃“小鸡炖蘑菇”等蘑菇类菜品时,最好问清蘑菇的品种。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科主任郝凤桐建议市民千万不要自摘自食野生蘑菇,因为常人不可能鉴别出毒蘑菇。郝主任介绍,蘑菇中毒从临床的角度可以分为神经系统损伤型和脏器损伤型。其中脏器损伤型中毒现象没有特效解毒剂,很难治愈,死亡率可达70%。郝主任表示,在食用蘑菇后10小时内,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要马上到医院检查。

    孕妇要特别当心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对于孕妇来说尤其要避免。比如有些孕妇为增加营养喜欢食用生鲜牛奶。专家建议,孕妇如果因为食用了生鲜牛奶或者是由生鲜牛奶加工成的干酪后引起不适,一定要立即去医院或者其他健康中心就诊。食用生鲜牛奶后导致的具体疾病症状取决于该牛奶中是何种细菌存在,一般症状包括:呕吐、腹泻、腹痛、发烧、头痛和躯体痛。

    大部分健康人由食用了生鲜牛奶或者是生鲜牛奶加工成的食品引起不适后,都能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恢复,但是也有少数个体会出现慢性的、严重病症,甚至会威胁到生命。生鲜牛奶中发现的致病病原体特别是对孕妇、老人、婴儿、幼儿以及抵抗力较弱人群的威胁更严重。, 百拇医药(耿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