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鼻及鼻窦疾病 > 鼻腔疾病 > 鼻炎 > 更多...
编号:11495183
过敏性鼻炎须标本兼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24日 中国妇女报
     体内蓄正气,外邪难入侵

    入秋以来气温变化很大,近日,我国北方地区随着雨量的增加而气温骤降。相关部门统计,立秋之后北方地区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人数明显上升。北京中医医院过敏性鼻炎门诊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以上,而且症状多较去年严重。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健康状况却在不断下降,这些都归因于环境的恶化,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升高的原因也正在这里。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喉科张虹副主任医师指出,过敏性鼻炎发病一方面是患者自身体质的内部因素,另一方面是接触外界过敏原的外部因素。因此,治疗过敏性鼻炎单解除过敏症状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标本兼治才能治愈过敏性鼻炎。

    过敏体质易发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在早晨起床时加重,出现连续地打喷嚏,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同时流清水样鼻涕。由于鼻子时常发痒而使劲揉鼻,不断重复擤鼻涕动作,在重要的社交场所因突发的鼻痒喷嚏而影响形象,有些患者还有鼻塞无法用鼻子呼吸、并发过敏性结膜炎导致眼睛痒、嗅觉减退等症状,还可并发相关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咽喉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 百拇医药
    临床上根据发病的时间分为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张主任介绍说,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发病主要与人生活起居环境有密切相关的某些过敏源有关。包括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源两类。吸入性过敏原有粉尘、螨虫、动物屑毛、杂草及其他一些禾本科植物以及树木等14个大类40余种。食入性过敏源有鱼、虾、牛奶、禽、蛋、磺胺及解热镇痛药物等。某些化妆品、油漆、挥发油性气体、温度冷热变化等也可引起鼻腔过敏症状。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植物扬花,花粉播散时,又称花粉性鼻炎,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过敏性鼻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本身的过敏性体质,有过敏体质的患者除易患过敏性鼻炎外,还好发过敏性哮喘、风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遗传因素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有调查显示,父母一方有过敏性疾病者,他们的子女发病率约35%,而父母双方都有这种病的,则子女发病率高达65%。

    很多过敏性鼻炎患者经常会自行到药房购买一些口服的抗过敏药和鼻用喷剂,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开始用是很有效的药再次用的时候效果好像没有以前好了,有些药用着用着没效果了。张主任说,这些抗过敏的西药多在短期内使用时有效,但长期服用人体会产生耐药性,疗效就会降低甚至失去应有的效果,一些抑制打喷嚏的鼻用喷剂长时间使用还有副作用。而且这种只针对外因的治疗方法只能暂时解除发病症状,并不能为患者彻底解除痛苦。中医通过脏腑调理平衡阴阳方面来治疗过敏性鼻炎,增强了人体对外界过敏原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目的。
, 百拇医药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认为,人体发生疾病主要有正和邪两个方面,“正”说的是人体的正气,“邪”是指致病的因素,发生疾病的过程就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邪气侵入人体,必然是人体正气虚弱的缘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正气旺盛,人体就不可能发生疾病。中医主要是从调理脏腑阴阳平衡方面来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是加强内脏功能,驱除外邪侵袭。张虹主任说,从中医的观点来看,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内因多与脏腑功能失调及个人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是气候(风、寒、热、燥)等邪气侵袭鼻腔所致。脏腑功能失调与肺、脾、肾三腑虚损有关,病在肺,其根源还是在脾肾。

    据张主任介绍,过敏性鼻炎中医称为鼻鼽,“鼽”即鼻出清涕的意思,主要是由于肺气虚,腠理疏松,抵御外部侵袭的功能降低、风寒邪气乘虚而入,阴邪凝滞,体内水湿运行受阻。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肺脏的病变可以影响鼻腔的功能。若是肺气充盈则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肺气虚者主要表现为怕冷,怕风,鼻部症状多在气温降低时发作,伴有倦怠懒言,气短音低,或咳嗽痰稀,爱出汗,舌质淡苔薄,脉虚弱等。当肺气失常时,就会出现鼻窍不通,喷嚏,流涕、嗅觉失灵等各种病变。脾气虚则肺气弱,脾虚者主要表现为倦困,食欲不佳,腹胀,大便软,舌质淡苔白,脉弱等。气之根在肾,肾虚则固摄功能减弱,气不归元,阳气易于耗散,风邪得以内侵而致病,肾虚者脾虚者主要表现腰膝酸软,腰部怕冷,夜尿多,耳鸣,脉沉细等。过敏性鼻炎表现虽在肺系,但也与脾虚弱有关,既呈现出阵发性鼻腔发痒、喷嚏频作、鼻塞流涕的肺系症状,也伴有乏力少气,食欲不香,腰酸背痛,一动就容易喘气等脾肾的虚症。, http://www.100md.com(武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