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预防保健 > 生活方式 > 吸烟 > 戒烟
编号:11574606
戒烟,不吓唬真不行(焦点热评)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日 《生命时报》 2007.10.02
     腐烂的肺部、骷髅的头像、漆黑的牙齿……据报道,这些恐怖的图片将在2010年10月前,出现在香烟盒上。此消息一出,争论之声铺天而来。

    这些图标到底该不该印在烟盒上?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毕竟,西方很多国家都在使用这种方式,可以说,用恐怖图片作为警示标志印上烟盒已成为国际惯用做法,也符合《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规定。我想说的,其实是另外一个问题。

    在这场争论中,无论赞成的还是反对的人,似乎都很少考虑烟民,特别是青少年烟民吸烟的心理状况。然而,不管你承不承认,“考虑与否”和“在多大程度上考虑”两个因素,将直接关系到禁烟宣传的成败。

    曾看过这样一个来自美国的禁毒案例。为遏制青少年吸毒比例节节攀升的势头,某州政府请来专家组研究这个问题。结果发现,青少年吸毒有三个特点。其一是所有的人在第一次吸毒时都清楚地知道毒品的危害;其二是吸毒被青少年当成了成熟的标志;其三是大部分孩子第一次吸毒是出于群体行为。

    根据上述结果,该州政府制作了一则别出心裁的广告:两毒贩结束了一天的毒品生意后,在昏暗的灯光下数钱。一个毒贩对另一个毒贩说:“现在毒品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吸毒的人越来越少,警察查得越来越严。”“可不是嘛!我们现在的收入主要靠那些年轻人。”“那些新新人类,自以为新潮、另类、时髦,其实他们的钱最好骗了。”“要是有一天,连他们都不买,我们可就真完了!”这则广告在播出之后,效果出奇的好。

    之所以大段引述这个事例,其实是因为青少年吸毒的三个特点在年轻吸烟者身上也能看到。比如,在第一次吸烟时,他们知道烟的危害;而吸烟在青少年的心目中也确实是成熟的标志。再回到烟盒上印骷髅头等警示图标的问题上,美国的案例告诉我们,要充分考虑烟民的心理特点,才能使禁烟的宣传效果达到最佳。

    那么,烟民的心理究竟怎样呢?有专家指出,对于烟民,特别是青少年烟民来说,吓唬远比和颜悦色地跟他们讲吸烟危害健康等道理更加有效,能更好地防止青少年对烟产生兴趣。而大面积的警示标志,正好可以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所以,我想,这种方式的禁烟宣传定然要比一句不疼不痒的“吸烟有害健康”来得管用。既是管用,当然也就有了推广的价值,只不过,警示图标是不是一定要选择恐怖图片,可能还有待讨论。▲(作者为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 http://www.100md.com(陈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