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5843
银海生花又新花——读《银海精微补》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09期
     《银海精微补》是清代眼科专著,四卷,赵双壁(字公瑶,号景陵)著,赵氏为清代景陵人,即今湖北省天门县,他以籍为号,是书于康熙12年(1673年)由奉天府安东卫刊刻。

    古代医学著作取名,不乏用典文雅,《银海精微》即是显例。道家称眼目为“银海”,宋代文学大家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有句云:“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银海精微》的书名与此有关。《银海精微》旧题为“唐·孙思邈辑”,经很多学者考辨,实系伪托,除唐宋著录不载、序文与《仁斋直指方》雷同和采用金元以后的归经说等理由外,东坡诗句也是理由之一。作者是伪托,著作确是中医眼科具有代表意义的名著之一。是书首论五轮八廓,并附图示,其诊法和病象描述系统而形象,又分述80余种病证,载方107首,还采用问答方式阐述要点。书为眼科医家之肘后。中医学在发展中,常是沿用注或补的形式,把新见解新发明加以续接,拓展框架。眼科学也不例外。本书作者赵双壁,是医学理论家,在折衷诸家同时更有创见,如他用的五轮八廓从脏腑定位到八廓功能,不仅和《银海微精》不同,就是和现今的眼科教科书也全然不同,比较起来,倒是赵氏所持之论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诊治一体。现行教材的五轮八廓似乎是由“纯”理论推演而来。卷一所载的《钩割针烙论说》,是作者的创新精华。如果说中医的眼手术一直是作为技术来承传的话,那么,此篇论文则标志眼外科学的确立。本书所推重的几个理论,如《内经·六节藏象论》的“亡血过多说”、刘河间的“目昧不明说”、彭用光的“立方开方说”和张子和的“目刺血说”等都有很强的实践性并“理则无穷”,但在今日已被收落了。本书中有《推人神所在法》与《推逐时人神所在》乃是中医时间医学在眼科的应用,也很值得鉴留参讨。阅读本书才知道眼针疗法渊源于此。

    本书称“补”而不言“注“的缘由,正如他书中所言“书必补而后精义始备也”,其书是名副其实的补精微而非注精微。全书分四卷,一卷述理论,二卷讲脏腑用方及药,他很注重用单方,也详述了用于眼科者药的力效与药用,内障之病也在二卷。三卷述外障,以七十二问答(实则只列五十五问答)、二十三歌诀的形式撰著。四卷为《简易便民方》。书前有本书详定者、安东卫经历官王璘胤书写的序文。作序人亲见他用手术使三个双目失明患者顷刻复明,对他的技术有”神人异授“之惊赞,对他妙不可思议的针法,深恐废绝,因而支持他刻书。书尾有李澄中、丁泰、李蕃三人分别书写的《跋》,也称赞他在安东行医的奇迹。跋语的书法与文学价值皆高,也耐人阅读。

    如研读本书并能付诸实践,有可能捡回一些中医眼科失传的技术和理论。, 百拇医药(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