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7443
建校园发泄室不如提升教育幸福指数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5日 《中国医药报》 2007.10.15
     9月26日《河南商报》报道,郑州市39中一名老师戴上拳套,对着贴有该校校长画像的沙袋挥拳,以缓解心理压力。该校校长宋奇说,压力大、心情郁闷是常见现象,社会、学校、家庭、同事、学生等,带给老师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教学工作和老师的身心健康,因此,他决定“豁出去”,把自己的画像“捐”出来,让那些对他有意见或想发泄的老师发泄,“老师心里舒坦了,才能不带着情绪给学生上课”。

    学校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减缓老师们的职业倦怠、减少心理疲劳。这让笔者想到了媒体曾经报道过的一组数字:辽宁省大连市中小学教师中,27.55%的人心理反应异常,54.44%的人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满意或很不满意,70%的人出现“职业厌倦”情绪。

    对于长期存在的大面积的职业倦怠和制度性疲劳,仅用发泄式的方法进行消解,效果恐怕是有限的。化解教师的精神压力和职业倦怠,应该从科学教育发展观入手,加强对“教育幸福指数”的宏观重视。

    可看看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有多少领导关注了教师的承受能力、家庭负担、心理压力和心理幸福呢?他们只是用命令、行政措施和量化考核去要求教师如何如何,不能达到就得接受严肃的惩罚,领导只强调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对于效率背后的人文指数则关注不够,领导只关注升学率、学校创收等硬件指标,而对于教师的情绪状态、个人心境、团队精神、家庭幸福等精神需要视而不见。所有这一切,导致教师缺乏精神归属感和工作认同感,滋生倦怠。

    如今的孩子越来越不好教了,而一旦出现教育问题,社会总是将板子打在教师身上,教师总是有理说不清。特别是一些名气小的学校,老师不敢轻易批评学生,害怕出问题。上述种种原因,使得教师在工作时如履薄冰。

    教育需要升学率等可触可摸的指标,更需要无形的精神效益。试想一下,一位职业倦怠感非常强的教师,他如何能够春风满面地迎接学生?如何能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这种教育发展就是“非循环教育”,这就像是经济发展中的“污染经济”一样,只重视了产出,而忽略了能源的高度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

    要想创造出和谐持久的、健康的教育事业,就必须让教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教育管理者必须调整思想,就像有的地方已将群众的幸福指数纳入官员的政绩一样,教育行政机关也应将教师的幸福指数纳入学校的总量考核,像重视升学率一样重视幸福总量,迫使基层校长注重人文色彩,“幸福治校”。社会也应该为教师创造宽松的精神环境,如此,才能创造出和谐、健康的教育事业。

    文/耿银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