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9079
东北药材产新:质量产量严重缩水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9日 《医药经济报》 2007.10.19
     据对东北三省药材产区产新后的调查显示,自今年4月起,黑吉辽三省的60多个市县乡镇经历6个月的采挖期,到今年9月,药材产新期已基本结束。总体来看,产新后的产量大幅减少,质量参差不齐,销势异常活跃,库存凸显空虚,供需缺口加大。笔者现将从产新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分别讨论。

    问题一:违背时间规律常年采挖

    古往今来,中药材的采挖时间有严格的限制,一旦违背了这个规律,药材质量难以保证,当然更无效益可言。但是,东北三省主产区的一些群众从4月初产区解冻时即开始采挖,此后无论什么时间,不管野生药材是否成熟,见到就挖,一直到结冻为止。

    笔者在黑龙江药材主产区的阿城、宾县、尚志、五常等几个市县看到,不少当地群众在4月初就开始采挖穿山龙薯蓣(穿山龙),一直采挖到现在。穿山龙的采挖期应在5月份,那时的有效成分薯蓣皂苷的含量最高,提前和错后采挖都会使皂苷含量减少,疗效降低。又如北五味子,采摘最佳时期应在10月中下旬(寒露~霜降),此时,果实紫红色,皮肉厚,有油性,将果穗摘下加工晾干,其药效成分最高,疗效最好。但产区群众却在7月初即提前3个月抢青采收青果,晒干后颜色暗,为干焦粒,无油性,根本不能入药。再如,东北三省道地药材之一的刺五加,以根及根茎入药,最佳采挖期应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但产区群众随时入山采挖;北龙胆草应在春秋两季采挖,但产区群众却一直从春挖到秋。除上述品种外,凡是野生药材,诸如关防风、北柴胡、苍术、黄芩、党参、知母、玉竹、甘草、芍药、紫草、细辛、黄柏等数十个品种无一幸免,均在常年持续采挖之列。
, 百拇医药
    问题二:产量逐渐递减加剧

    由于缺乏保护,东北三省的野生药材资源逐年匮乏,今年更为严重。

    据对今年东北三省40种野生药材总产量的调查(估算),40种药材同比平均减少约60%,如五味子减产约60%,一级品减产约85%;穿山龙减产约50%;苍术减产约60%;百合减产约70%;关防风减产约70%;刺五加减产约70%;玉竹减产约50%;柴胡减产约70%;龙胆草减产约80%;细辛减产约65%;黄芩减产约80%;黄芪减产约70%;甘草减产约85%;辽藁本减产约80%;党参减产约90%;关黄柏减产90%等。

    据从野生药材主产地归来的三棵树、安国、亳州、成都、荷花池等药市同行称,主产地的产量锐减,品种不全,价格普遍上涨,抢青品种质量下降,只好空手而归;往年一周内可以收上来几百吨穿山龙、几十吨关防风和五味子,但今年收购量不及往年的三成。

, 百拇医药     在东北三省野生药材产量逐年锐减的同时,也面临着家种药材供应缺口的加大。据对今年产区家种品种产量的调查,估算总产量同比减少30%~40%左右,为历年最低点。

    问题三:价格上涨农民不再惜售

    据对东北三省道地药材(野生与家种)主产区的尚志、五常、伊春、铁力、抚松、长白等40个市县药材市场调查显示,自今年4月产新至9月,各个产地药材的收购价一路上涨,而且涨幅较大,同比平均上涨30%左右,为历年所少见。如北五味子(统货,三省平均价,下同)由上年(下同)80~90元涨至今年(下同)的130~140元;红参30支由95~105元上涨至100~115元;柴胡(家)由13~15元上涨至18~24元等等。

    东北三省药材收购价上涨的信息,旋即波及到全国各地药材市场,拉升东北药材价格在全国各地药市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涨,低则3~5元,高则百元之上,令众商始料不及。
, http://www.100md.com
    上年,全国各地药材价格上涨,东北三省药材产区的多数药农惜售;今年与上年大相径庭,当产地收购价开始上涨时,出售药材的农户增多了,惜售的人少了。据业内人士估算,今年产地有90%以上的农民积极出售自产药材,只有约10%的农户仍在惜售,企盼药价再度上涨,以获得最高收入。

    问题四:库存空虚后市价格攀升

    据对2005~2007年东北三省地产药材库存情况的调查估算,库存总量每年递减15%左右,其中30个重点品种的库存已减少80%以上,几个少数品种的库存只有总量的10%~15%,如:北五味子、远志、龙胆草、关防风、北柴胡、辽藁本、刺五加、锦灯笼、金莲花、白藓皮等。由于各地药市库存下降,不少药厂生产新药、特药和中成药买不到足够的原料,只好采用非东北品替代。东北道地药材产量的逐年减少和库存的大幅下降,短期难以缓解已成不争的事实。

    业内人士认为,“北药”质量上乘,成为市场上的抢手俏货,需求将逐年升温,但供需缺口加大,矛盾日趋尖锐,后市价格将持续小幅上涨,可能有某些紧俏品种将出现暴涨。(丁乡),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