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9020
骨折,祸从肝出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2日 《医药经济报》 2007.10.22
     大多数医生认为,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阳光照射不足、内分泌失调、遗传因素等所致。但最近有临床研究发现,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肝病、肝硬化及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后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骨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症。临床上常见的肝病相关性骨质疏松症如下——

    酒精中毒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硬化,这三种形式可单独或混合存在。长期酗酒不仅可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高,而且延迟骨折愈合。酒精性肝硬化伴骨质疏松症者亦可出现多发性腰椎骨折、脊椎炎及椎旁脓肿形成。尽管有观点认为,适度的饮酒可以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危险,但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病毒性肝炎肝病

    研究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肝活组织检查(活检)筛选出40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男性患者,双能X线吸收测定结果发现,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达5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及股骨颈部位的含骨量均明显下降,且腰椎骨(松质部位)的骨量丢失较股骨颈(骨皮质部位)更加严重。以Child-Puge标准将肝硬化患者分为A、B、C 三个等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8.2%、58.3%、65.8%,Child-Puge B级和C级的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hild-Puge A级的患者。此外,有报道称,即使在未出现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低骨量的比例亦可高达58%,其中32%的患者达到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而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是否与其肝病的严重程度平行,目前尚存争议。

    原发性胆汁性肝病

    目前普遍认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病是肝内胆管破坏并以慢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大多发展为肝硬化及肝衰竭。据统计,在进展期慢性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中,1/3患者存在骨质疏松,另外1/3存在骨质减少,约20%发生非外伤性骨折。但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学者较为认同肝内胆汁淤积是其主要的原因:由于肝内胆汁淤积使肠腔内胆盐减少,引起维生素D、钙吸收障碍。

    终末期肝病及肝移植

    另有研究者检测了104例等待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的骨矿密度,结果显示骨量减低及骨质疏松症所占比例分别为34.6%和11.5%;女性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骨矿密度水平在不同病因的肝硬化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移植引发的骨量丢失主要出现于术后的4个月内,尤其在低龄、病程短、吸烟等患者中更加明显。肝移植后第1年内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总剂量超过3500 毫克者,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危险明显大于男性。而且,对骨的负面作用可持续到移植后的第2年。

    肝病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有雌激素替代治疗、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二膦酸盐、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及其相关片段(促骨合成剂)等。, http://www.100md.com(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