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4257
宣传环保的人,你做了多少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30日 《生命时报》 2007.10.30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由于多年来坚定的环保行为,一举荣获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然而不久后,却有报道称,田纳西州政策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戈尔先生家一个月的电费为1300美元;平均每年的用电量高达22万度!立刻,质疑之声四起。

    戈尔家是不是真的用了这么多电?管它呢,这跟我们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对于大多数的中国百姓而言,“环保人士们”是不是能够以身作则,或许才是更能触动神经的。

    与戈尔的情况类似,在我国,也存在很多对各种环保组织的质疑,因为的确有些环保人士实在没有起到表率作用。他们有些人是善于承诺而不善于兑现,有些人则是善于表忠而无法尽忠,有些人压根儿就只想着“教育他人”,而没有想过自己更需要被教育。

    或许有人说,为什么人们要对这些出于好意的“环保人”如此苛刻?原因很简单,环保是当前最艰难的公益,因此,它最需要所有有志于,或声称有志于“环保”的人,首先从自己做起,严格检验日常生活中不符合环保的地方。这样,才可能取得最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的确,当一个人试图影响社会时,社会必然会以超乎寻常的苛刻来对待他,用疑问的X光检验他的一言一行,只要稍有缝隙,指责的尖刀就会捅进来;社会就会追问:你这样要求我们,自己又做得怎样?这就像一个号召社会去认识植物的人,杨树柳树分不清;写文章大谈自然之美的人,一进大自然就充满恐惧一样可笑。到民间环保组织工作的人,固然显示了他们身上有一种较好的品性,但是这种品性,若不完整,就不足以服人,也就难以影响更多的人。

    当然,庆幸的是,我们也看到很多能够“言行一致”的人。如他们倡导不用一次性筷子,就自己带筷子,不仅如此,还经常出面说服饭店老板不给食客提供筷子;比如他们倡导不用一次性牙刷,出差时就带自己的牙刷和牙膏;比如他们倡导节能,就尽量坐公共汽车上下班;比如他们倡导不吃野生动物,看到桌上有人点野生动物,就会翻脸;再如,科技部今年组织近百名专家编了一本小册子,详细介绍了节能减排的500个诀窍;而作为科技部部长的万钢就能从小事出发,以身作则,在办公室使用铅和废旧报纸做的环保铅笔。

    环保就是一场革命,它虽然不会引发太多的流血事件,但在观念冲突所引发的激荡中,总还是需要一批人先去承受更多,之后,再带动更多的人成为斗士。

    (作者为《光明日报》科教部编辑), 百拇医药(冯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