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41期
编号:11501652
探讨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射频消融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41期
探讨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射频消融治疗
探讨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成功率高达85%以上,但器质性心脏病VT机制复杂,对其射频消融治疗尚在探索中。本届论坛中,国内外专家就器质性心脏病VT的机制、标测方法及消融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来自德国汉堡的Kuck教授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在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对心梗后VT以及扩张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VT进行RFCA治疗。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的可耐受的室速,在发作时进行激动顺序标测,寻找最早激动部位或折返环,然后进行消融治疗。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VT,在窦律下行基质标测,利用电压图识别潜在的电解剖基质 (疤痕、疤痕内通路、边缘区),并结合传统的起搏标测识别关键基质(QRS形态、刺激波至 QRS波间期 )。对其中部分病例,Kuck教授等还尝试进行了心外膜消融,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姚焰教授介绍,Ensite三维标测系统通过非接触式多电极矩阵以单极方式在心腔内记录心内膜电位,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还原为高密度的虚拟心内等电位标测图,并投射在三维解剖构型上,从而能直观地显示心内膜除极及复极全过程的等电位图,并可进行实时或离线分析。此技术标测非持续性、难诱发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VT时优越性更为突出。姚教授等采用该技术先后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及肥厚性心肌病等的VT进行了标测和消融,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不过,考虑到器质性心脏病本身的演变,以及标测消融手段尚未成熟,中外专家一致强调对于所有高危患者或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器质性心脏病VT患者,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加药物治疗仍然是首选治疗方法,而RFCA更多是为了减少发作和改善症状。,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