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41期
编号:11501648
杨跃进、黄峻和马爱群教授介绍应激性心肌病——应激性心肌病与AMI须明察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41期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Induced Cardiomyopathy)于1990年在日本首次被发现,因其急性期左心室收缩末期形态像日本渔民捕捉章鱼的鱼篓而被命名为Tako-Tsubo(章鱼瓶)心肌病、又称Tako-Tsubo综合征、心尖球形综合征(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等。其主要特征为应激诱发的剧烈胸痛、酷似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改变、轻度心肌酶升高、冠脉造影正常、可复性心尖部球样扩张伴运动消失、预后良好。近年来该综合征报告率增加,文献报告中约1%的“AMI”实为本病。由于大部分患者发病前曾遭受严重的精神或躯体刺激,故又将其命名为应激性心肌病,并作为一种新型心肌病正式列入心肌病的最新分类。

    本病与AMI的主要鉴别点如下:①前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后者多见于中老年男性;②前者发病前常有应激史,后者不一定;③前者心肌酶学仅为轻中度升高,后者升高更明显;④前者冠脉造影示梗死相关冠脉(IRCA)血流通畅,后者一般为IRCA急性闭塞;⑤前者心尖部球样扩张一般在4周内恢复正常,后者室壁运动异常和心室扩张难以恢复;⑥前者预后良好,后者一般预后较差。,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