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与中医
编号:11502695
读名著 品中医——《镜花缘》之祛暑良方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23期
     《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出现的一部比较优秀的古典小说,作者李汝珍花费了将近30年的心血创作出来,经过多次披删,三易其稿始成,成书于1820年稍前,正是清朝康乾盛世的末期,清王朝正由盛而衰的阶段。和其他清代的创作者相似,李汝珍也喜欢在自己的书中应用中医中药的描写来衬托人物,毕竟,生老病死人所难免,也由于古代儒生一般都是熟读医书,所谓“是为大儒乃大医也”,所以,作者对于中医药的应用都是得心应手。《镜花缘》一书论及中医内容较为全面,内外妇儿诸科内容无一不有,所以在书中多次提到各种方剂,涉及的病症包括:中暑、痢疾、跌打损伤、胎漏(先兆流产)、饱胀、痘疹、小儿惊风、便血等。最精彩的是第77回“斗百草全除旧套

    对群花别出心裁”,群芳以中药名相对,对答如流,对仗工整,同时又遍数百草,让人受益匪浅。

    多九公,姓多,排行第九,因为年长,人称“多九公”,倒把真名字忘了。“幼年也曾入学,因不得中,弃了书本,做些海船生意……为人老诚,满腹才学。”在古代,一般的儒生都读医书,因此,儒生多多少少都懂医术,加上多九公常年在海上航行,岐黄之术对于他来说更加重要,因此,九公不仅懂医而且经常有药物随身携带,遇到有人在海上发病就可以“排忧解难”了。书中第27回“观奇行路过翼民郡
, http://www.100md.com
    谈异相道出豕喙乡”一节中,唐敖见多九公一味街心土救了中暑的水手,不禁心中佩服,同时由于出门日久,感受暑气,身体稍有不适,以为自己也是中暑,就向九公求药,九公说“唐兄不过偶尔受些暑气,只消嗅些‘平安散’就好了。”取出药瓶,唐敖闻过药末,打了几个喷嚏,果然神清气爽。九公说这药的组成是“西牛黄四分、冰片六分、麝香六分、蟾酥一钱,火硝三钱、滑石四钱、煅石膏二两、大赤金箔四十张”,这些药物都是辛凉走散的药物,著名的“温病三宝”中的安宫牛黄丸中的配方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药物,对于热性病都有重要作用。与《三国演义》中提到的诸葛亮为治军中暑痧而配制的“武侯行军散”的药物组成更是基本上一样,只是后者多了朱砂和珍珠,按照九公的说法是“恐它污衣,改为白色”,基本上可以看出“平安散”就是“武侯行军散”,“专治夏月受暑,头目昏晕,或不省人事,或患痧腹痛,吹入鼻中,立时起死回生。”这个“吹入鼻中”也是一种特殊的给药方法,在现在临床比较少用,因为可以使用胃管进行灌药等,但是在一些危急重证的抢救中有时仍会使用到,像用烙铁淬醋来催醒,还有通关散吹鼻开下焦等,都是吹药法的重要运用。对于吹药应该是有一定的原理的,因为鼻黏膜中,血管较为丰富,药物通过黏膜吸收,迅速入血,要比通过消化道吸收快,尤其是对于由于中暑而牙关紧闭不能进食服药的病人,可以运用吹药法。这个行军散一直到现在仍然是平常人家必备的重要药物,在暑湿较盛的地区,甚至连小孩都知道不舒服的时候吃些行军散,可见此方对后世的影响。
, 百拇医药
    长途旅行不仅容易伤风感冒,中暑伤湿,吃错了东西拉肚子也是很常见的。拉肚子就是腹泻,在西医来讲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消化不良还有就是细菌、原虫或者病毒感染。从中医来讲,多见于泄泻,但是也有外感内伤的区别,亦可见于痢疾。书中第27回中讲到唐敖在巫咸国患痢疾,多九公给了他几服药就痊愈了。唐敖惊讶于九公医术的高明,极力劝说他将药方献出“使天下人皆免此患”。多九公也就将药方说出:“苍术(米泔水浸陈土炒焦)三两、杏仁(去皮尖、去油)、羌活(炒)二两、川乌(去皮,面包煨透)一两五钱、生大黄(炒)一两、熟大黄(炒)一两、生甘草一两五钱……赤痢用灯心三十寸,煎浓汤调服;白痢,生姜三片,煎浓汤调服;赤白痢,灯心三十寸,生姜三片,煎浓汤调服;水泻,米汤调服。”从他的方子看倒是一服寒温并用,解表燥湿的方子,同时考虑了引起泄泻的不同原因采用了不同的加减。这也是中医汤药的好处,汤药不仅药效峻猛,所谓“汤者,荡也。”而且可以随证加减,也就是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发病原因,甚至是同一病人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不同证候或症状进行加减药味和剂量,从而使药物达到最佳配伍,药效达到最好的发挥。, 百拇医药(李姝淳 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