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8526
CRO崛起的本土意义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5日 《医药经济报》 2007.11.05
     2007年8月,伴随着药明康德成功登陆纽约交易所,一个在近年来逐渐变热的话题再次成为医药行业关注的重点。药物研发外包产业在国际化条件下向中国转移,已成为我国医药服务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从本质上讲,药物研发外包既是国外制药企业在面临研发瓶颈时的理性选择,也是他们在国际化条件下对中国市场进行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决策。在今天制药行业普遍缺乏创新产品的情况下,巨大的研发成本和失败风险已成为制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通过外包一些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的非核心研发业务,以获得整体研发工作的经济性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的市场规模自2000年以来一直稳步增长,并以14%的年增长率不断扩张。预计到2008年,全球药品委托研发市场将达到280亿美元。

    同时,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巨大潜力也成为跨国制药企业选择在中国进行研发外包的重要因素。和以往跨国企业在华主要引进原有成熟产品的经营模式不同,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更倾向于在中国同步开展其最新产品的国际临床试验,以便第一时间使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在对竞争对手形成战略优势的同时,快速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 百拇医药
    基于以上两大原因,跨国制药企业越来越多地将研发外包业务交给符合他们标准的本土研发外包机构(CRO),开展以R&D、GLP和GCP为主的研发外包工作,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华建立药物和临床研发中心。而与此相伴随的则是本土研发外包机构借助人力成本优势和整体研发成本优势得以迅速发展,部分机构在短时间内成为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外包供应商,并获得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认可和追捧。而药品研发外包作为软件外包产业之后的又一重要的服务产业机会,更为各地方政府所重视,部分地区通过政府主导建立服务基地来吸引研发外包业务。例如,2006年,位于上海张江的生物医药企业完成的研发外包服务产值已达7亿元。

    研发外包在对中国医药服务企业带来巨大机会和发展空间的同时,对中国本土制药企业则意味着巨大的挑战。跨国企业的中国战略已从以往成熟产品的进入过渡到生产的进入,进而再到临床试验和产品研发整个产业链的进入,这种产业链的完全本土化,将为跨国企业的全球最新研发成果同步引入中国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而对于已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跨国药企而言,可以得到中国优质而经济的研发外包支持并获得快速进入市场的渠道,无疑使其新药研发工作如虎添翼,而对中国本土的制药企业而言,客观上意味着与国际竞争对手的距离在加大。从国家发改委今年5月发布的《2006年生物产业发展情况及2007年政策建议》来看,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其中提到,国内新药研发进程缓慢;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向我国转移研发环节的步伐明显加快;外资通过合作、收购、兼并等合法的资本运作手段,正在攫取我国即将成熟的科研成果。
, 百拇医药
    从企业战略和竞争的角度,我们尚无法看到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产业的崛起将对本土制药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同时,我们也无需判断跨国制药企业的中国谋略是否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但从中国近年来医药研发外包产业的异军突起来看,我们需要深思两个问题:第一,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是一个研发人员充足、研发人力成本低廉的国家,这也是我国研发外包产业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但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本土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实现研发的重大突破呢?第二,如何使现有的研发外包产业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在服务跨国制药企业的同时,也能服务本土企业,让本土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实现研发突破。

    而以上两点思考涉及到政策、制度、资本、管理、战略甚至是文化等许多因素,但在全球医药产业国际化竞争的局面下,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希望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获得自身应有的地位,就必须首先认可国际化的竞争规则和模式,研发外包即是如此。我们需要做的则是在竞争中看到自身所处的位置,以最合适的谋略参加博弈。

    这种产业链的完全本土化,将为跨国企业的全球最新研发成果同步引入中国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对于已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跨国制药企业而言,可以得到中国优质而经济的研发外包支持并获得快速进入市场的渠道,无疑使其新药研发工作如虎添翼。, 百拇医药(陈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