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7276
儿童为何比成人更易受卡通片吸引?——研究提示,其神经基础在于儿童大脑内侧前额叶被自动激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8日 《中国医药报》 2007.11.08
     本报北京讯 记者白毅报道 在日常生活中,儿童观看动画卡通片时比成人更容易受到吸引。这种行为上的差异是否有特定的神经基础呢?比如,儿童在观看卡通时大脑的神经活动模式是否与成年人有所不同?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韩世辉教授等进行的研究解答了这个问题。其研究论文《儿童观看卡通片激活内侧前额皮层》发表在日前出版的《科学通报》上。

    最近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发现,成人在观看由真人表演的电影片段和虚拟角色的动画片段时,大脑活动有显著的差异,即成人的大脑内侧前额叶自动参与加工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理解他人的意图),而对卡通动画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人物角色或非人物角色却没有类似的自动加工。当儿童观看动画片表现的虚拟场景中的非人物角色(如变形金刚)时,他们的大脑内侧前额叶是否会与观看真实生活中的人物一样被激活呢?

    韩世辉教授与国外学者合作,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测量10岁儿童观看电影和卡通片段时候的大脑激活情况,其中电影和卡通分别代表真实和虚拟生活场景。结果发现,与成人不同,儿童的大脑内侧前额叶在观看电影表现的真实人物和卡通片表现的虚拟角色时候都会被激活。这表明10岁左右的儿童观看虚拟现实中的非人物角色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可以被自动激活,这与成人的神经活动方式不同。

    科学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儿童何时开始具有理解他人心理活动(如他人的意图、希望等)的能力,但却忽视了儿童的这种心理归因能力何时能自动区分真实和虚拟的角色。该研究却提出了关于认知能力(特别是理解他人心理活动的能力)发展的一些有趣的问题。结果提示,尽管儿童在4~6岁间就具有心理归因的能力,但是儿童直到10岁时,其大脑内侧前额叶还是不能自动区分真实生活中人物形象和虚拟世界中非人物角色。

    专家认为,这一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了脑成像技术来探索儿童心理归因的能力,其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心理归因能力随年龄发展变化的神经基础,特别是帮助我们理解儿童与成年人在自动地区分真实与虚拟角色的认知与神经机制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对国内开展儿童脑功能研究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