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43期
编号:11503630
在美华裔学者谈专科医师培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43期
     今年长城会与美国华裔心脏学会(CnAHA)设立了联合论坛,CnAHA专家们通过病例展示的形式,和与会者探讨了现有的心脏病循证医学证据及诊疗标准。除此之外,联合论坛还着重介绍了美国心脏病临床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引起了参会者的极大兴趣。会后,CnAHA主席、美国塔夫茨大学姜楞教授率领CnAHA代表团多位专家接受了记者采访。

    姜教授首先介绍,CnAHA是在2005年底酝酿成立的学术团体,发起者是数位在美的华裔临床心血管专家。其宗旨之一是促进美国华裔心血管界的信息交流和共同发展。另外,由于CnAHA成员都是“根”在中国,所以也将促进中美临床心血管界的学术和信息交流视为己任。此次组团参加长城会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病例介绍美国目前的心血管疾病诊疗规程,二是介绍美国心脏科及其各亚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希望能对国内有所帮助,看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哪些弯路可以少走。

    中美专科医师培养侧重点各异

    话题很自然就转到了临床专科医师培养。来访的CnAHA专家大多有中国和美国临床医学培养经历,所以对两国培养体系的异同有着深切的亲身体会。美国的心脏科专科医师培养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多年来稳步发展。全国培训点并不多,大约有170余家,每年培养的医师数量也较为固定,大约2700余名。培养体系注重全盘规划,既保证有足够的临床专科医师总培养数量,又确保各亚专科之间的平衡,这样最终获益的是患者。在美国,一名心脏科医师的培养经历是这样的:大学本科后进入医学院学习,毕业后并不是直接进入各专科培训,而是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接受3~5年的综合临床培训,获得普通医师资格后,再进入心脏科及各亚专科培训,接受3年左右的专科临床技能培训,通过资质认证后才能成为专科医师。

    中国的传统培养模式则不同。应该说国内的医学院教育质量还是较高的,但医学院毕业生较早进入专科,其后的专科培养就在所在科室进行,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人员会攻读学位,其工作中会有部分临床内容,但可能会以科研为主。这种学位制度模式可能更注重科研能力,更像是培养“科学家”而不是临床医师。虽然为了弥补这一点,又设立了临床型学位,但受培养者的综合临床技能可能仍显不足。从培养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美国的模式还是有可借鉴之处的。

    正视不足,迎难而上

    不过,可喜的是中国已经认识到传统模式的不足,开始试行新的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模式,并设立了一批专科医师培养试点基地。CnAHA的代表们充分肯定了这是一个良好开端,同时希望能够很好地贯彻下去。他们同时认为,包括临床专科医师培养在内的医学教育改革与整个医疗体制改革是直接关联的。医疗改革面临的难题不少,如较低的人均医疗支出和较高的诊疗水准追求间的矛盾,不同地区医疗水平不平衡等。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医疗改革不能不与之结合,也不可能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临床专科医师培养制度改革可以先行,并配套推出相应的认可体系,改变重学位(历)轻技能的思维定式,使广大专科医师都能达到较为统一的临床水平,并使他们都能在临床岗位充分发挥作用,真正使患者整体获益。,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