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1292
指出自身不足就是“贬低中医”吗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31期
     □ 皋永利 山东中医药大学

    任何科学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对自身理论不断深化与不断修正的基础之上的。只关注自身的优势,无视甚至庇护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听不得相反意见,这既不是对待科学应有的态度,于发展也一定是很不利的。从爱护中医、发展中医的角度,个人对中医存在的一些影响自身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思考,作为学术探讨,其中一些认识肯定是不成熟的,所以才公开发表与大家讨论。

    日前拜读了王昆文先生的“中医可能被淘汰吗?”一文,令人很感吃惊和失望,文章不是在讨论学术本身的问题,而是为了给对方编织一个个“贬低中医”、“背叛中医”、“中西‘西化’论的积极推动者”的罪名,满篇充满了学术讨论以外的气味。

    沉默是最有力的回应。但是对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来说,沉默则意味着默认。“贬低中医”、“背叛中医”这一顶顶帽子实在太沉重了,因为这离“取消中医”的罪名只有一步之遥!
, 百拇医药
    是在推论“中医可能被淘汰吗?”

    王先生将“中医可能被淘汰吗?”作为文章标题,可能会使人们误以为我文章的重心是在专门推论探讨中医被淘汰的可能性,而并不是在关心和研究中医的发展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

    本人在“别再回避中医自然科学属性”一文中讨论的主题是主张中医的双重性要得到全面发展,不能只重视人文科学而忽视自然科学一面。谈到:“强调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就是要求我们能自觉地‘按照自然科学的特点和规律办事’。或者说,就是要求我们在中医的现代研究中能自觉地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去进行探索。客观地说,二千年来中医学的理论研究依靠的基本研究方法就是一种哲学思辨,是一种在不太严格的逻辑推导下进行的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辨。可以这样认为,在古代哲学层面总结归纳出的中医基本理论,其真理性不可否认,但是,其哲学层面以下的某些具体的中医原理,还只能算是理论假说,其真理性还有待证实。”接着谈到:“中医界有一种顽固的认识误区长期以来未得到破除,即认为‘中医临床的有效足以说明一切,为什么一定要进行现代科学阐明、一定要有质的发展和突破?’甚至认为‘只要阴阳、藏象、经络等等这些现象和规律是人身上真实客观存在,中医就消灭不了……中医理论只要正确地反映着健康与疾病的客观规律,必将是万岁的。’这一观念严重导致了中医发展的惰性。中医疗效要不要提高?中医目前的水平是否已经满足了现代社会的需求?”不难看出文章所谈根本不是“中医可能被淘汰吗”的问题,而是关于中医如何发展的问题,表达的是一种责任感和危机感。
, 百拇医药
    而王昆文先生则说:“中医学从来就不存在这个‘如果’,中医学从来就是在‘与时俱进’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至今也依然如此。只要中医学没有停止过与疾病作斗争,只要中医学还在人类的医疗保健中发挥作用,它就有顽强而持久的生命力。”是的,如果没有前面的“如果”,中医就一定能与时俱进,优势长存,社会价值永在,是肯定不会被淘汰的。这也是本人所期望的。问题是在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大势下,我们只限于“形而上”靠哲学思辨来研究中医,不对其自然科学属性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不在现代科学水平上对中医的科学内涵进行研究阐明,不从古代科学走向现代科学,仍然局限在传统的研究模式之中,中医能与时俱进吗?

    限于篇幅,对王先生提出的问题不在这里一一重复作答,有兴趣者可浏览我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与之相关的文章自会找到答案。

    如何对待中医自身的不足

    这一个问题是不能不谈的。我们当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中医自身的不足,去对待不同的学术见解?指出自身不足是否就意味着贬低中医、背叛中医?近来有一种现象是令人担忧的,那就是在讨论中医的发展问题时,谈优势、谈特色,可以大谈特谈,可以放开了谈,无所顾及,而谈中医的自身不足,则是小心翼翼,辗转委婉,点到为止,唯恐触怒“龙颜”。中医学术界如果照此下去,我们将如何来谈中医的发展?又将如何来推动中医的进步?我们一直在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真正涉及到中医自身的问题时,却是另外一种样子,完全没有了应有的温和与大度,甚至是帽子乱飞,棍子乱舞。只有一种声音的“学术讨论”还叫学术讨论吗?这样的讨论于中医发展还有什么意义?
, 百拇医药
    当然,对那些主张取消中医的言论是绝不能留情和手软的,因为这是事关中医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不能含糊的。也许就是因为一直以来,消灭中医、取消中医的错误思潮时起时落,使我们对学术上的不同观点也变得异常警觉和敏感起来,甚至是不那么宽容了。但是,这完全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我们不能因此而是非不辨,良莠不分,一概而论。

    中医需要尊严,因为中医是科学的。而赢得尊严不能仅仅因为是科学的,更需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去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水平。发展中医,需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需要正视自身的不足。优势可以带动整体水平的发展,而不足也会限制整体水平的提高。发扬优势是进步,弥补和修正不足更是一种进步。“木桶效应原理”告诉我们,影响整体水平的不是木桶上的“长板”而是“短板”,如果不能找到那块短板并进行修补,整体水平就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

    自身不足对中医发展的影响不是我们今天才认识到的,近代以来许多中医大家如陆渊雷、章次公、恽铁樵、何廉臣、时逸人、余无言、秦伯未、张赞臣、施今墨等都对此进行过阐述。恽铁樵言:“中医不改良,亦终无自存之希望。”余无言说:“改进中医,正所以保存中医,因为不求改进,是万万不能生存在这新时代的。”施今墨言:“中医改进之方法……宜亟以科学方法阐明之,讲通之,整理而辑述之。”如此学识深厚、赫赫有名的中医大家尚能如此客观豁达,我们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客观对待中医的科学精神,应当是我们中医文化需要大力发扬的。

    所以,在习惯于对中医优势大加赞扬的同时,我们也应当习惯于对中医不足的接受。要彻底消除那种对不同学术见解持有的戒备心态,养成从善如流、海纳百川的胸怀。只有如此,中医的学术讨论才能真正敞开思想,深入探讨,才能为中医发展提供真正有益的帮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