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7881
论种地与做市场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26日 《医药经济报》 2007.11.26
     种地的是农民,做市场的是市场营销人员,这两个职业似乎风马牛不相及。

    前几天,专注于做医药保健品代理的GS公司新代理了一个产品。在H省,GS公司大力度的整版、跨版广告在如今日趋衰微的医药保健品市场显得非常扎眼。该公司目前大大小小的广告产品不下10个,真正实现赢利的只有两三个。因此,选择新的赢利项目对公司的发展非常关键。这次新接的是一个治疗糖尿病的产品。据了解,该公司负责新产品运作的项目部简直就像农民承包的一亩三分地:公司提供种子(产品)、化肥(广告)、农药(监督),自己负责田间管理(项目管理);到了秋天庄稼成熟后开始交公粮(利润),交完公粮剩下一点微利就自己留着。可以说,在形式上,该项目总监和农民管理田地没什么本质的区别。

    农民有两类:一类是种地可以发财的;另一类是种地只能糊口的。种地发财的农民往往是今年种稻谷,稻谷价高;明年种棉花,棉花价涨。而种地只能糊口的农民却恰恰相反,种什么什么价跌,不种什么什么好销。农民的地只有那一亩三分,不可能各样种子都撒一点;一个公司运作产品也一样,不可能什么产品都拿到市场上去运作一番。因此,营销公司对产品的选择和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掌握就显得非常关键。
, 百拇医药
    有趣的是,在农村,假如今年棉花价格好,明年肯定种棉花的多,结果棉花一多价格就跌,跟风的农民往往很受伤。医药保健品营销中也有这种现象:若治鼻炎的产品卖得好,不出3个月,市场上就会出现不下10个鼻炎产品;若是某妇科产品炒作成功,众多的同类产品之间必然会打个头破血流,很是热闹,也很是无奈。

    两年前,就已经有人士预言医药保健品的炒作模式将走向穷途末路。两年过去了,不少医药保健产品也的确一片萧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归根结底是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在翻云覆雨。1995~2005年这10年,犹如医药保健品市场的战国时代。腰包逐渐隆起而又渴望健康的人们开始青睐医药保健品,人们将服用保健品当作了身份的象征,当成了一种温饱无忧后的精神满足。一时间,“天下分封,诸侯割据”:延伸护宝液狂野登场,随后三株继起,红桃K殿后,脑白金短兵相接,各医药保健品牌自由宣战,销售代表自由地周游于各公司之间,朝秦暮楚,换公司就像扔掉一只草鞋。那时只要有实力有能耐有本事,谁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成立个公司做点广告就能赚个盆满钵满。现在很多做医药保健品的老板就是当年三株、红桃K发小报的业务员(GS公司的董事长就是最好的例证)。当医药保健品市场的管理体制还处于草创阶段时,10年的保健市场机遇期给渴望成功的人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 百拇医药
    “没有做不起来的产品,只有做不好的人。”这是某老板的口头禅,也是当下保健品炒作企业老板的普遍看法。这句话放在农民的口里就是:“没有丰收不了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人。”但如果这样说话,农民大多不会买帐:“种地最关键的是种子,种子不好一切白费。”“种地也叫‘靠天收’,气温合适、风调雨顺庄稼自然长得好,否则,你即使是种地的老把势也不行。”相比做市场,也不是任何产品都能做得起来,人是很关键的因素,但也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没有做不起来的产品,只有做不好的人”,这句话有很明显的历史烙印。在保健品市场辉煌的10年间,这句话可能经得起检验,放到今天还这样讲就值得商榷了——市场经济的根本就是一切由顾客说了算,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需求,或者需求不旺盛,即使再能干的人也回天无力;做市场的人的确很关键,在任何情况下,人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如果把成败和人直接划等号就有失偏颇了,因为市场的“大手”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

    在医药保健品管理体制日益健全的今天,需要改变观念的除了老板,还有一线做市场的业务员。农民种地很看重田间管理,旱了要及时浇灌,涝了要及时排水,长了杂草、稗子要及时清除。做市场时也是如此,勤跑终端,多收集市场信息,每天的工作做到按公司CEO的要求“日日清”,你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 http://www.100md.com(薛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