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7866
港交所:最近的“国际航班”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26日 《医药经济报》 2007.11.26
     对于内地医药企业而言,香港联合交易所是最早接触和试水的国际资本交易市场,也是目前距离最近的一家“国际金融要冲”,是首选的上市地点。从早先登陆该市场的神威制药、同仁堂科技、中国制药、广州药业等就已经涵括了国有、民营、中药老字号等概念,到今年的武夷制药、复星国际、联邦制药等,香港联交所既是红筹模式的“实验田”,也提供了国际拓展的空间,更多的是为中国医药企业的海外上市提供了重要的门槛参照和理念磨合。

    港交所的上市门槛在众多主流资本市场中属于中高层级。主板企业上市市值至少达到2亿港元,过去3年盈利达5000万港元,前3个财政年度现金流量至少达1亿港币,最低公众持股量需达到25%(对上市市值超过40亿港元的公司这一比例可稍有降低)。上市入门费用因上市规模而有所不同,但基本在融资额的12~15%,最低为15万港元,基本为内地上市成本的4倍左右。但这并没有阻挡内地企业的热情,自1993年至今,香港市场的前十宗最大型新股筹资活动,全属内地企业,每宗平均集资超过400亿港元。

    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港交所融资能力强、市场流通量高。2007年前10个月港交所总成交额创新高,达16.8万亿港元,H股及其他内地企业股份的成交金额超过9万亿港元,“内地概念股”火爆。市场交投活跃为内地企业上市后在香港交易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再融资空间。而再融资时间短、程序简便也成为相较于内地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之一。

    一方面,港交所因其完全自由开放兼具国际经验的国际资本市场身份,除为内地企业筹集可自由兑换的资金外,并提供一个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上市平台,吸引内地药企;另一方面,在港的国际投资者众多,港交所也成为国际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开放平台。

    按香港交易所2004/2005年的调查,香港本地散户投资者占30%,本地机构投资者占27%,而海外机构投资者占34%,而海外投资者当中,29%来自美国,英国25%,欧洲其他地区占22%,新加坡占8%。

    内地药企在港上市后,由于须奉行国际标准,有助于接轨国际市场,亦有助内地企业提高于海外投资者间的知名度,促进其业务发展;很多熟悉国际市场兼内地国情的合资格市场专业人士在港为内地企业服务;也有120多家海外证券商在港经营业务,他们为海外客户在港物色投资对象。

    但随着香港与内地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港股直通车”等政策的启动,香港的国际资本中转站特色会否削弱?外资并购新规的发布,对于红筹模式的通路是否有所阻挡?事实是,2007年前10个月在香港新上市的内地企业续有增加,达40家,较去年全年的39家增加了1家,新上市的红筹公司有5家。, 百拇医药(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