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临床护理 > 内科护理
编号:11519552
口疮的辨证施护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27日 《现代护理报》 2007.12.27
     口疮是指口腔肌膜上发生的表浅如豆大的小溃疡点,又称口疳。口疮常与内分泌失调、饮食习惯、病毒感染、变态反应、维生素缺乏、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分为实证与虚证两类,实证多为心脾积热而致,虚证者多为心肾阴虚和脾虚湿蕴所致。

    辨证施护

    1.脾胃湿热型

    本型为脾胃积热,复感风、火、燥邪,热盛化火,循经上攻于口而发,或因口腔不洁或被损伤,毒邪乘机侵袭,肌膜腐烂而成病。此型溃疡为多形性,大小不等,可融合成片,呈黄色或灰黄色义膜,面积较大,边缘平坦,周围充血明显,渗出物较多,有灼热疼痛感,说话或进食时加重,可兼见发热,口渴口臭,面红,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内治给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若邪热较盛,宜凉膈散加减之;外治给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宜吹药和含漱。

    ★施护:

    由于脾胃之热与饮食关系密切,在辨证施护中应注意饮食的护理,宜进食清淡宜消化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忌吃辛辣刺激食物,禁止饮酒、吸烟。对疡面渗液较多者,可用漱口液含漱。局部吹药,如珠黄散或冰硼散,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大便秘结者,因腑气不通,胃热不得下泄,燥热炽盛时,可加重溃疡,给予黄连解毒汤加减,大便通,则里热可祛,阴液得保,粘膜溃疡可愈。

    2.心肾阴虚型:

    本型为心肾阴虚,虚火上炎,熏灼于口,久则肌膜受伤而溃疡,因属虚火,为不足之证。故溃点较少,灰白色,周围颜色淡红,常反复发作,兼见五心烦热,夜寐多,素体虚弱,舌质红,无津,脉细数,内治宜滋养阴血,清降虚火,用四物汤加减,外治宜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用柳花散或养阴生肌散搽患处,每日6次。

    ★施护:

    嘱病人多吃淡薄滋润类食物,以补肾阴,同时多吃蔬菜水果,嘱病人养心宁神。劳逸结合,适当进行锻炼,按时作息。

    3.脾虚湿困型:

    本病多因过食辛辣厚味,脾胃湿热内生,脾虚失运,混浊滞中所致,脾虚运化不健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此型溃疡边缘隆起,周围充血不明显,渗出物不多,溃疡面有白色义膜,纳差,腹胀或大便溏薄,面黄体倦,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治则以健脾化湿法,参苓白术丸主之。

    ★施护:

    给予食疗方法,如健脾养胃粥,配合灸足三里、中脘、神阙,以加强脾胃功能。同时鼓励病人做适当的体育锻炼。

    讨论

    口疮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治疗上能够做到辨证与施护相结合,则可加速溃疡面愈合。在施护中应根据辨证分型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内服药与外用药,以及临时处理措施;根据病人体质的差异和发病原因的不同,给予病人相应的饮食调护,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总之,将病人局部病变与整体护理相结合,使辨证和施护相结合,不但有利于口疮的治疗,而且对预防复发也有重要作用。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赵贤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