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出路
编号:11516166
从心论中西医融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55期
     从西学东渐开始,中医内部就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正式提出中西医结合已有50余年。由于中西医来自不同医学体系,中西医结合概念欠清晰,又没有找到切合点,所以收效甚微。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之所以难以取得突破,主要是一方面中医主动去结合西医,千方百计证明自己;另一方面西医则按照自己评价标准研究中医、中药。

    所谓融合,应该是彼此融洽,取长补短,最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难解境界”。

    针对中医学,现在比较准确权威的提法是是东方学科学,它既具有文化属性,又含有自然科学属性。笔者认为,中西医学应该是可以融合,而且最终也必然走向融合的医学科学。因为中医学具有文化和自然科学双重属性,中西医学都是以人和疾病为研究对象,在这一点上二者是可以通约的。中西医的融合是多方面的,也就是说是全方位的,今就以中医“心”为例,来说明中西医之间的融合。

    社会科学认为,人类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医学对人心脏器质和功能的认识也是由模糊到清晰,再到更高一级的清晰。最早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认为,“心主神明”、“主血脉”。脑为“髓海”。同时又将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分属于五脏。中医对心主血脉的认识应该古今相同,现在仍然是正确的。但是,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廖育群认为中国古代医学不知“心脏跳动”。他举例,《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古代文献虽然一再提到“心主身之血脉”,但这仅仅是建立在五行学说基础上的一种化分方法,如同“肺主身之皮毛、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一样,并不具有现代生理学意义。并且认为,中医建立的是“以胃为中心的循环体系”。(《认识中医医者意也》)他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不排除当时中医认识人体同样结合了解剖知识,知道人体心脏与脉管相连。如《灵枢·经水篇》云:“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剖而视之。”,《难经》进一步记载了五脏六腑形态、长短、重量等等,但是对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认识就显得不那么准确了。因此,可以认为古代中医对心脏及功能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不管怎么说,现在中医再也不会有人认为人体血液循环,从“胃”开始了,这也可以看作中西医学之间的自然融合。
, http://www.100md.com
    对《黄帝内经》“心主神明”的认识也一样,从明代汪昂根据西人观点,提出“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到王清任的“脑中无气,故病人毫无知识,以此参考,岂不是灵机在脑之证据乎。”虽然他们可能都受到西学的影响,但毕竟医学要尊重客观存在,只是中西医之间如何融合而已。以致于心、脑谁主“神明”之争一直延续至今,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心、脑关系非常密切,不容质疑,不但不能分离,而且要合而为一。心、脑通过血脉相连,共同构成心脑、精神、神经、血管系统。现在西医将心、脑血管疾病放在一起研究可以证明他们关系密切。在生理上,心脑共“主神明”,主管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脑不仅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且喜、怒、哀、乐及中医的七情都应该归心脑主管。

    心脑又“主血脉”。在病理上,七情过极,饮食太过,迁延日久,或外邪侵袭,均可形成心脑精神、神经、血管疾病。在心脑血管系统中,人大脑仍然不过是其中组织器官之一,毕竟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只有心“主神明”才具有代表性。因此,现代研究人的精神活动以“心理学”命名,而不称其为“脑理学”,应该说中医的“心”可以概括大脑而且应该包括脑,大脑却不能代表“心”或取代“心”。因为心“主神明”,含义更为广博、深远,包括人类智慧、意念,与社会,自然等关系。在这里,中医对人“心”(心脑)的认识又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级阶段,充分体现了《黄帝内经》“天人合一”思想。当然,研究心理学不可能离开人大脑的意识思维活动,这就是为什么心脑不但不能分离,反而还要合而为一的原因和问题的关键所在。研究医学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更不能脱离临床,中西医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融合。

    通过以上对中医学中关于人心脑系统器质和功能的认识,笔者认为,中西医在理论上似乎是很难通约,但他们之间又存在着研究认识对象为同一人体和疾病,只是中医重视“医人”,西医重视“医病”,中医强调宏观,西医注重微观,他们之间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因此,笔者认为中西医虽然很难在短期内融合,但是放在历史长河中,只要互相尊重,随着科学的进步,中西医学之间是完全可以融合的。二者通过“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最终会成为人类战胜疾病、维护健康的新医学。, 百拇医药(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