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21263
将中医正骨大旗传下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62期
     不久前在河南洛阳举行的“名院共建、名医培养”活动仪式暨“拜师大会”上,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7位中青年业务骨干拜全国12位骨伤科名家为师,这在中医药行业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将中医正骨大旗传下去,是落实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六名’战略方针的需要,是创新师承模式的需要,也是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要。”师徒们的一致看法,表达了中医骨伤界有识之士的心声和愿望。

    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夏祖昌说,“洛阳正骨”是河南省中医药继承创新、弘扬优秀中医文化的成功典范。通过此次“拜师”活动,将该院中青年业务骨干与国内中医骨伤界各位名师联系起来,为我省培养、发现并推出一批优秀中医人才创造了条件。

    其实,该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始终把建设高水平的中医骨伤科人才队伍作为发展医院的着力点,50多年已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正骨人才5000余人。他们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已成为全国中医骨伤名家。
, http://www.100md.com
    早在1958年,卫生部就在该院建立了国内第一所中医骨伤科大学———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先后共招收4个本科班、3个专科班和2个学徒班,近300名学员。原广西中医学院院长韦贵康和主任医师毛天东就是毕业于该学院的著名骨伤科专家。该学院被誉为中医骨伤科的“黄埔军校”。

    1981年,卫生部确定该院为全国骨伤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培养一批骨伤科医师。1992年,该院和河南中医学院联合举办成人中医骨伤大专班,先后共招收10届。2001年初,医院根据实际,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分层次地进行培训,实行学分制管理。对初级人员,主要进行“三基”、“三严”训练,强化理论和技能考核;对中级以上人员、年龄在35岁左右者,医院制订出了培养继承型、中西医结合型和外向型人才的计划。2006年,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该院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已开展了多项研究课题。

    对于本院人才的培养,该院一方面采用“本院名师带徒”模式,充分利用和整合本院资源,着力做好师带徒工作。各专科遴选了多名业务骨干,跟随本院的名中医学习,要求徒弟有明确的主攻方向,熟练掌握中医骨伤技术,切实解决临床上的疑难问题,真正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下来,并在临床实践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医院大力开展联合办学,与北京、上海、安徽等地的中医药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走出了一条医疗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发展的新路子。
, 百拇医药
    如今的向全国中医骨伤名家拜师活动,是在传统师承模式基础上又一次探索和创新。院长杜天信介绍,这次名师带徒培养周期为3年,学员们采用“定期会面、口传心授”和“异地传书、答疑解惑”等方法拜师学艺。要求学员每年到指导老师工作地点跟师学习至少1个月,除了耳提面授以外,充分运用信函、电话、网络等手段加强与老师的联系。这次应邀带徒的12位名老中医,都是国内骨伤界著名专家,他们各有所长,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有着较高的造诣。对这些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技术,要求学员不仅要原汁原味地继承,更要研究式地继承,把名老中医的经验进行整理研究,综合分析,掌握其规律,使其经验得到升华。

    著名中医骨伤专家孙树椿说,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临床经验的重要继承模式,有利于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传授中医骨伤技艺,对提高徒弟的临证实践水平非常有效。他表示,作为指导老师中的一员,将不遗余力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医骨伤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拜孙树椿为师的该院颈肩腰腿痛二科主任毛书歌,已是副高职称。谈起跟师学习,他感慨颇多:自己干临床多年,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随着人们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高要求,还得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他说,医院举办这次拜师活动,为中青年骨干交流与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提供了条件。我们一定珍惜这次机会,努力学习,炼就本领,绝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患者的期望。在名老专家的言传身教下,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掌握中医骨伤精华,将中医正骨大旗一代一代传下去。, 百拇医药(周 颖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