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医业资讯
编号:11562110
杂交手术新技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症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29日 《中国医药报》 2008.01.29
     本报山东讯 近日,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专家、博士生导师金星教授带领的血管外科专家组应用经腹肠系膜上动脉切开+球囊扩张支架血管成型杂交手术新技术,成功地为一名因患有慢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而忍受长达九月“惧食”之痛的七旬老人施行了血管再通术。术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恢复良好,现已痊愈出院。

    接受该新技术治疗的患者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年女性,出现饭后腹痛已9个月,经多方诊治无效。近期餐后疼痛逐渐加重,老人因疼痛而畏惧进食,病情已发展到夜间疼痛难忍,彻夜难眠。后来患者来到山东省立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经CT动脉成像检查,确诊为慢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因为此种疾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且临床少见,常被误诊。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严重的营养不良,最终致肠管坏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金星教授带领全科医师对患者多次进行检查,进一步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发现患者病变段血管距离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较近,如果单纯采用介入治疗,导丝对导管难以产生足够的支撑力,成功的希望不大;如采用传统的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大,手术难度高,并发症多,还可能引起心、肝、肾损害。因患者同时存在腹主动脉严重钙化,管壁条件极差,术中主动脉吻合口出现渗血、甚至破裂大出血的可能性极大。如采用病变段动脉内膜切除术,则因病变段血管位于肠系膜血管根部,周围解剖复杂,难以显露,并发症较多。
, 百拇医药
    鉴于患者的特殊情况,为确保手术成功,金星教授带领全科医师最后决定采用经腹肠系膜上动脉切开+球囊扩张支架血管成型这一杂交手术新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经过精心准备后,手术有条不紊地开始了。

    由于不需显露肠系膜血管根部,手术大大简化。于十二指肠水平部前方显露肠系膜上动脉,并进行切开,随着X光机开动,造影剂缓缓注入病变血管,病变血管清晰的显示在荧光屏上,只见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完全闭塞,精确测量闭塞段动脉的各种数据,与术前造影测量数据相符,由肠系膜上动脉切口处插入的导丝导管缓慢而准确地进入了狭细的血管腔内,最终导丝导管越过病变部位,进入了腹主动脉内。随后进行病变部位球囊扩张,造影显示血流恢复。将特殊合金材料制成的血管支架置入相应部位后,血流更加通畅,血管管径恢复正常,开放的侧支血管全部消失,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据金星教授介绍,杂交手术是血管外科学成熟发展的产物,是介入医学、外科学和影像诊断学三大技术的完美结合,手术中使用介入器械,在一个备有多种影像学设备的手术室,依赖术中的影像学技术来指导外科的手术操作并对手术疗效进行即时评价,同时结合其他常规外科手术来完成血管疾病的治疗。采用这种手术方法,能以最小的创伤给患者获得最大的获益,还会使血管疾病的治疗更加完美,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传统手术相比,此种新手术创伤轻微,疗效确定,术后恢复快,能解决单纯介入治疗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治疗特殊部位血管闭塞的可靠方法,为治疗慢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经文献检索,应用经腹肠系膜上动脉切开+球囊扩张支架血管成型杂交手术的新术式治疗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在国内尚属首例,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治疗慢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高国起),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