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58674
五十年春节,我们这样走过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31日 《家庭保健报》 2008.01.31
     上世纪五十年代

    50年代过春节准备年货,特点是以吃为主。无论是国营零售店和合作社,还是公私合营大食品店和小铺,不仅货架上的年货堆得满满当当,店里的顾客也是人挤人,人挨人。当时在市场上供应的主食有标准粉、黄玉米、高粱米等。

    过年时人们常挂嘴边的话是:“从前我哪敢这样想呀。”解放前,很多人把“春节”叫做“年关”,有钱人过年,没钱人过关。解放后这种情形得到了改变。那个时候过春节,人们还经常编一些鼓词、快板书、歌、诗词自娱自乐。抗美援朝时期,每逢过春节,祖国各地人民都要纷纷写信慰问人民志愿军,而志愿军战士也要纷纷写信给祖国人民祝贺新春。春节期间各工厂也都要举办文艺晚会演出。

    上世纪六十年代

    春节菜谱里,主妇们用大白菜变出的花样差不多能摆一个白菜席。“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春节最大的好处是“解馋”,平日里难见荤腥,除夕夜的饺子显得分外香。平日里没有零花钱,春节里糊个纸灯笼,买个风车,都能让孩子大人高兴一年。
, 百拇医药
    单位发票看电影、操办游艺会、团拜,街道统一发票证、购货本,组织打扫卫生。推开不同人家的门,每家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家具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买个月份牌,扎一只红纱灯,新一年的向往就这样开始了。

    “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时钟敲过除夕夜12点,有工作的子女常常这样给父母拜年。过年拜年,小辈人给长辈磕头拜年的规矩不时兴了,一般都是提着半斤蛋糕或点心盒子,或送张改良的新年画。

    放鞭炮,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小鞭炮出来过过瘾。平时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过年了,攒了一年的布票变成红色、蓝色的灯芯绒或小碎花布,妈妈踩着缝纫机给孩子做新衣。

    上世纪七十年代

    从“文革”到改革开放,禁锢下的生活形态顷刻间发生了改变。
, http://www.100md.com
    贯穿70年代前半期的春节娱乐主题比较单调,可概述为:样板戏、革命歌曲、革命舞剧、革命电影、纪录片。1977年情况发生很大变化,春节气氛开始鲜活,有体育演出,有了庙会,有舞会,有诗会,还有文艺晚会、音乐会,甚至有了内部电影。在打倒“四人帮”后的第一个春节,人们着魔似地喜欢放鞭炮,那时人们春节热衷于猜谜语,灯会也空前火爆。

    70年代短缺经济下,人的消费主题是“抢购”,要想吃一顿稍好的年夜饭对人有许多要求:好身体、好耐心、早起床等。越往后,食品种类越多。1977年以后庙会恢复了,传统小吃陆续恢复,各种酒投放市场,糖、饼干、蛋糕等供应丰富。70年代的年夜饭呈现由贫乏走向丰富趋势。

    年货,新奇玩艺造出来。手表、华达呢、的确良、咔叽服装、组合家具、喇叭裤、西服、尼龙制品等成为那个年代的新潮,商品日渐丰富。

    1979年后拜年话人情味渐浓,说得最多的是“过年好”。
, http://www.100md.com
    上世纪八十年代

    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此后,年三十,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饭,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80年代,中国百姓渐渐约定俗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过年方式。

    票证淡出菜市场,饭桌日渐丰富起来,开始是定量供应的品种增加,接着是集贸市场恢复。

    年货,“新三大件”快步来。彩电、冰箱、洗衣机这“新三大件”快步向人们走来,家庭主妇们再不用为过年大换洗累得腰酸背痛,再不用为早早炖好的猪、牛、羊肉变质而发愁。年礼的文化味渐浓,风行一时的暖瓶、脸盆、枕巾、台布问津者日少,明信片、贺年片、挂历流行起来。

    上世纪

    九十年代

    围在家里包饺子看晚会是老皇历了,过年要过出个性过出新意来。百姓过节的方式是一天天变了,休闲度假的意识一天天强了。半数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饺子,速冻饺子出现断货现象。以前春节期间饭店门上最常见的大红纸“春节休息”见不到了,家宴设在餐馆酒楼成了时尚。

    年货,鸡鸭鱼肉成配角。1994年的一项调查统计中发现:虽然过年几乎各家各户都要购买食品,但食品花费还不到春节花费的1/5,而1/3的钱被用来交朋友了。吃,已经不是过年的主旋律,人们把更多的精力和钱用在了自身建设和交往娱乐上。

    调查显示,“身体健康”是1998年最流行的拜年话,而在1995年左右,人们的祝福大多是“恭喜发财”。电话铃声传问候,贺词传进寻呼机。这是九十年代人们的拜年方式。

    本报综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