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33189
“飞”出来的中耳炎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黄先生是某公司的业务经理,一年365天,大部分时间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同事们戏称他为“空中飞人”。几天前,黄先生不小心受了凉,出现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感冒症状。恰在此时,公司又有紧急安排,需要他乘飞机到北京出差。飞机起飞不久,黄先生就感觉到右侧耳朵非常不舒服,里面似乎被气体充满了。他想:以前坐飞机时,也时有耳内闷胀等不舒服的感觉,张张嘴、打打哈欠,不久就好了,当时便没往心里去。第二天办完公差,黄先生又匆匆搭飞机返回,越发觉得耳朵堵得慌,飞机降落时更厉害,甚至还有些隐隐作痛,连外界的声音也听不清楚了。他曾试过用力张大嘴、打哈欠等办法,可还是没能改善症状。到了晚上,黄先生的耳朵里竟流出少许液体,这让他慌了神。

    正在医院耳鼻喉科值班的刘医生检查后发现黄先生的鼻腔内有较多分泌物,鼻黏膜充血肿胀,右耳鼓膜严重充血内陷,听力明显下降。刘医生根据黄先生的病史及检查,判断他得的是航空性中耳炎。

    “航空性中耳炎?难道我这病是因为坐飞机引起的?”黄先生见刘医生下了如此诊断,如坠云里雾里。
, 百拇医药
    刘医生解释说:“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中耳鼓室是一含气的空腔,外有鼓膜将它与外耳道分开,内借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成人咽鼓管是一条长约35毫米、弯曲而狭窄,且位置非常隐蔽的管道,它具有单向活瓣的作用,即在平时咽鼓管处于关闭状态,通气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当中耳鼓室内压力相对增高时(如飞机上升时,外界气压减低,鼓室内形成正压),可以冲开咽鼓管排出一部分气体,使鼓膜内外两侧压力重新相等;当中耳鼓室内压力相对降低时(如飞机降落时,外界气压逐渐增加,鼓室内形成负压),外界气体不能冲开咽鼓管进入中耳腔,此时就要靠做主动通气动作(如张口、打哈欠、唱歌、吞咽等),借助周围肌肉的作用,使咽鼓管咽口开放,才能使空气进入中耳鼓室,鼓膜内外两侧压力重新达到平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咽鼓管是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相等的关键结构,这能保证声波在人耳内正常传导及防止中耳受损伤。

    “当乘客患有感冒或鼻炎时,鼻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内分泌物增多,不仅会使鼻通气受到影响,病变还会殃及咽鼓管。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开口处黏膜肿胀,加上分泌物潴留,会导致咽鼓管咽口被堵塞,进而引起咽鼓管通气功能障碍,使中耳鼓室内的气体不能跟外界气体进行正常交换。当飞机上升时,尽管中耳鼓室内的压力逐渐相对增高,却难以冲开咽鼓管,里面的气体排不出,乘客耳朵内就会有‘被气体充满了’的感觉,感到耳内闷胀、耳痛、耳鸣等不适。当飞机降落时,机舱内压力逐渐增高大于中耳内的气压,这会挤压咽鼓管周围软组织,进一步造成咽鼓管无法开放,即使做主动通气动作也无法开放。此时鼓膜内外压力不平衡,外高内低,外界大气压会对鼓膜产生向内的推力,鼓膜就内陷了。紧绷的鼓膜振动大打折扣,听力下降十分明显;有的病人会感到非常疼痛、头晕、耳鸣。你的症状早已经出现,但没有及时处理,中耳鼓室内的持续负压,使毛细血管内的血液随之渗出,引起中耳积液,鼓膜损伤则会有液体流出外耳道。这就是航空性中耳炎。”
, 百拇医药
    航空性中耳炎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患有感冒、鼻炎、腺样体肥大、慢性中耳炎者,以及过敏体质或过去乘飞机曾发生过类似耳痛者,是航空性中耳炎的高危人群,外出旅行最好不要坐飞机。如果非得乘坐飞机,乘客可以在飞机起飞后,通过频繁的吞咽动作或咀嚼口香糖来预防航空性中耳炎的发生。还可用下述方法来改善咽鼓管的功能:深吸一口气,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像吹气球那样使腮隆起,用力鼓气,迫使空气进入咽鼓管;成功后,耳内会听见呼的一声,听力会明显改善,这个动作也可消除乘飞机带来的耳闷、耳痛等症状。乘客可以随身携带麻黄素滴鼻液等滴鼻药水,将其滴入鼻孔内,向后仰头,以使药液流进咽鼓管,若听到喀哒一声,说明咽鼓管已恢复正常,一切症状可很快消失。如6个小时后症状仍然存在,应到医院就诊。有时医生会给患者做鼓膜穿刺治疗,即在鼓膜上人为地穿一个孔,以恢复两侧压力,患者不必多虑,穿孔多在一个月内愈合。

    最后,刘医生告诉黄先生:“航空性中耳炎也有可能发生在乘火车旅行的途中,因为我国铁路有相当一部分在落差很大的崇山峻岭或高原地区,有的路段可在海拔3500米以上,再加上列车的不断提速,在上述地区行驶时,外界气压变化的幅度、速度都将会明显增加。若乘客的咽鼓管通气功能存在障碍,则有可能发生了航空性中耳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