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57656
北京地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81期
     目前我国已经约有1.6亿人患高血压病,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北京市又居全国之首,北京市卫生局2004年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北京市高血压患者约200万。因而高血压病防治已刻不容缓,开展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应成为慢病防治的当务之急。

    本研究将建国至2007年的近60年时间划分为4个阶段,即1949~1966年为第一阶段,1967~1986为第二阶段,1987~1996年为第三阶段,1997~2007年为第四阶段。本研究入选的文献采用机检配合手检等多种方法结合,其中机检分别主要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和中国中医科学院情报信息所中医药信息库为主,兼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万方数据库,逐年检索相关文献。入选标准是建国以来北京地区有关中医、中药或中西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报道、临床研究和部分实验文献,均须有明确的证型或治法记载。运用Excel 2003统计工具采用频数统计方法。

    按上述标准供证候研究的文献共有153篇,分别从病例频数、证型频数、证素频数、辨证用药出现的证型频数和辨证证素出现频数等5个方面分析证型分布情况。
, 百拇医药
    153篇文献中,有中医药治疗病例数记载,并能推导出证型名称的文献有79篇,计153条记录,6563例病例数。为提高数据统计的准确和实用,将一证多名、或相类似的证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诊断学》做了统一和修正后,合并为37类证型,其中出现病例频次较高的前8个证型是: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阴虚证、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肝风内动证、津液内停证、阴阳两虚证等。

    第一阶段排序前5位是:阴虚阳亢证、肝风内动证、阴虚证、肝火炽盛证、阴虚津停证等;第二阶段排序前5位是:阴虚证、肝火津停证、阴虚阳亢血瘀证、阳虚证、气虚证等;第三阶段排序前5位是:阴虚证、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气滞证、津停证等;第四阶段排序前5位是: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阴虚证、血瘀证、痰瘀互结证等。

    153篇文献中,出现证型频次较高的前8个是: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阴虚证、肝火炽盛证、津液内停证、阴阳两虚证、肝风内动证、血瘀证等。
, 百拇医药
    第一阶段排序前5位是:阴虚阳亢证、阴虚证、肝火炽盛证、肝风内动证、阴阳两虚证等;第二阶段排序前4位是: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阴虚证、肝火炽盛证等;第三阶段排序前5位是:肝火炽盛证、阴虚证、肝阳上亢证、津停证、阴虚阳亢证等;第四阶段排序前5位是: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阴虚证、肝火炽盛证、津停证等。

    证素是证候的最基本单位。依证素频次由高到低的排序前8位是:阴虚证、阳亢证、津停证、阳盛证、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风证。第一阶段排序前5位是:阴虚证、阳盛证、阳亢证、风证和阳虚证;第二阶段排序前5位是:阴虚证、阳亢证、阳盛证、津停证、风证和气虚证等;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排序相同,前5位是:阴虚证、阳亢证、津停证、血瘀证和阳盛证等。

    由以上可见,建国以来北京地区高血压病证型分布规律是:阴虚阳亢证位居病例频数、证型频数和辨证用药出现的证型频数3种分析法之首;阴虚证和阳亢证又列为2种证素频数分析的1、2位,同时也居病例频数、证型频数分析的第2、3位。结合证素,阳盛、津停、血瘀、肝风及阳虚(阴阳两虚)分别位于前8位。
, http://www.100md.com
    从建国以来中医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看出,阴虚阳亢、本虚标实是高血压病主要发病机理,但在上述研究中也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有所变化。

    在建国之初,中医界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多参考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机理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失调有密切关系这一观点,通过中医诊病之“审症推机”方法,从高血压病主要表现为“眩晕”症状,出现“中风”、“偏枯”的危害,所以将本病大多与肝联系,常常用“肝阳”、“肝风”作为高血压病的代名词,因而治疗也测重在清肝、平肝、息风、养肝等方面。从建国以来文献阶段病例频数证型分布结果也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以肝为中心,证候病例多报道肝肾阴虚、肝阳、肝风、肝火为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中医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大多医家对本病“本虚标实”、“上实下虚”之机理达成共识,并一直影响至今。从我们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和肝肾阴虚无论总体,还是分阶段均列为证型排序的前3位。
, http://www.100md.com
    “本虚”,建国初期多认为是肝肾阴虚,也有部分阴阳两虚;到了第二阶段,虽然文献不多,但已见到对阳虚、气虚证报道逐渐增多,其虚不仅是肝肾,还兼肾脾;到目前为止,其虚应包括气、血、阴、阳诸虚,但以阴虚为著。

    “标实”,建国初期多从肝火、肝阳、肝风入手;到了第三阶段,气滞证、津停证渐显端倪;第四阶段,突出表现在血瘀证倍受医家的关注。从证素分阶段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气滞证、血瘀证和津停证在前两阶段出现的频数很少,甚至缺如,自第三阶段这些证型始才逐渐增多。气滞、痰浊、瘀血等致病的病机出现,一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骤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心理压力的负荷等因素导致了本病发病的增加;其二,表明中医医家们与时俱进,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已由肝肾之虚、风、火、阳之实,推广至痰、瘀、气等多因素致病。, 百拇医药(邹志东 刘文兰 李冬华 郭丽娃 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