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98109
中药毒性辨谈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4日 网易博客
     中药毒性辨谈

    解放军302医院医学博士 刘士敬(100039)

    中成药在竞争国际市场过程中,遇到不少麻烦,主要是由于成药所含超量的有害物质,如铅、马兜铃酸等。有关中药性肾病、中药性肝病的提法也相继出现,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省,中药的确有许多毒性作用,这一点古人早就有过明确阐述,为什么现代强调和研究的力度却不够?现代科学飞速发展,要想搞清每一种中药的毒性并非难事,所有中医师应该熟悉每种常用中药的毒性作用,使用时,应以中药药典为准绳。另外该如何看待和处理中药的毒性作用呢?中药的毒性作用的确存在,但是并不可怕,更不能因噎废食,重要的是认识其毒性、掌握其毒性,合理科学使用。

    一.必须正视、重视中药的毒性作用。耐人寻味的是最早提出药物毒性作用的是中医,历史上最重视药物毒性作用的也是中医,到如今却以类似于“被告”现象出现在国际竞争市场上,这的确说明现代中医有许多的工作要做、有许多工课要补。1.中药的毒副作用是历代中医十分关注和警惕的。《神农本草经》中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并指出下品多毒,不可久服。隋代《诸病源候论》提到:“凡药物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变乱,于人为害,亦能杀人”。唐代《新修本草》中药物均注明有毒与无毒。明代《本草纲目》专列毒草类,其中记载有47种有毒中药。同时中医典籍中也不乏专门治疗各种药物中毒的专方专论,晋代《肘后备急方》中有“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论述了诸药毒的解救方法。唐代《外台秘要》设有“解诸药草中毒方。对于中药药毒的治疗,清代《外科大成》、《医宗金鉴》、《疡医大全》等都有记述。明代《证治准绳》指出服用丹石剂后的中毒表现为皮疹紫黯、皮肤发痒、搔损成瘢,痛楚难忍等等。明代《本草纲目》将有毒中药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四级,其中毒性中药381种,列毒草类专篇,并对某些有毒中药如水银、曼佗罗花等进行了考证和修订。解放后,我国卫生部和医药管理局多次制定或修定《关于医疗用毒药、限制性剧毒药管理规定》,并列出毒性中药及中成药品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至2000年版都对有毒中药进行了标注。但是到底哪些中药属于毒性药物?毒性成分是什么?毒性表现有哪些?如何预防和杜绝毒性反应?如何处理和抢救中毒患者?并未得到高度的重视,不少医务人员或是开中药处方者,并不知道有关中药毒性的常识;一些中药生产单位也不重视其生产的中成药中毒性中药是否超标,组方是否考虑到中药的毒性作用;中成药中并未标明其中所含有有毒成分;民众普遍存在有中药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的片面认识;许多患者或民众还错误认为只有偏方才能治大病,盲目使用中药的现象普遍存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4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