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信息
编号:11557367
重新认识专家门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87期
     在现实医疗市场中,病人对专家的期望比较高,普遍认为既然是专家,就应是知识渊博,对待疾病有独特的疗法和效果。否则,他们就会抱怨专家没有用,专家门诊名不副实等等。那么,什么是专家?科学的界定标准究竟是什么?如今的“专家门诊”还能吸引患者的眼球吗?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院长冯世良在今年3月份的“两会”中专门提案:“专家门诊”弊端多,建议尽快取消各级医院“专家门诊”。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

    为此,让我们———

    大家也许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医院专家门诊实际是专家会诊,上级卫生部门规定各专家每周出诊1~2次。各专科门诊医生将疑难病人集中起来,在固定的某一天请专家到门诊会诊,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专家所看的病人都是由门诊医生约定的,病人按约定时间接受专家诊治,解决门诊医生所不能解决的疑难病症,指导和帮助门诊医生提高水平,从而提高门诊质量。这种专家门诊,主动权在医生,病人听取医生安排,不必挂专家号,也不需多交挂号费。
, http://www.100md.com
    那时的“专家门诊(专家会诊)”声誉颇高,很受患者及年轻医务人员的欢迎。

    在1987年前后,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发展,全国各家医院都陆续开设了专家门诊。上这样门诊的医生一般必须是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的人员。许多医院实行专家挂牌门诊,将出诊专家的姓名、职称、专业和出门诊时间挂牌公告于民,病人到了这样的门诊后,看着大厅上的专家介绍,看“中”哪一位就挂哪位的号,也可以说是病人选医生吧?这种专家门诊,挂号费比普通门诊高5—10倍左右,但病人认为值得,比托关系、送礼好得多。后来,有的医院又推出“点名专家门诊”,即由病人或亲属点自己所需要的专家给自己看病,并交高于—般专家门诊的费用。

    毋庸置疑,专家门诊的开设,为方便群众就医以及搞活医院经济和扩大医院的知名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缺乏诚信服务,专家门诊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弊端。
, 百拇医药
    “专家门诊”何其多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医院的专家门诊也在竞争,并逐步“变味”。如任意抬高专家的学历和水平,随意提高专家的技术职称,把副高说成正高,把兼职副教授说成副教授甚至教授,把请来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美其名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教授。专家的简历或名片乱写一气,自行抬高专家的档次。其次,有的医院只要是副高就不加选择地安排专家门诊,有的医师长期不到专家门诊坐诊也不取消,有的领导行政事务繁忙也要忙里偷闲地上专家门诊。就是这种平均主义、名利主义制约了专家门诊的改革和发展,导致了一些专家不专,专家草率应付病人。还有,有的专家对本不属于他自己诊治领域的患者就诊也来者不拒,“笑纳”截留。至于患者能否得到应有的专业诊疗服务,根本不在其考虑之列。有的专家求量不求质,竭尽所能提高“工作效率”,力图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斗”,以便多看几个病人。于是一边心不在焉地草草询问,一边手不停笔开出一张张检查单,一句“先去做检查”,就把辛辛苦苦排了半天队的患者给打发掉了。有的患者做完检查时专家已经下班,再来就诊还要重新挂专家号。还有的专家利用患者对专家的信赖心理,开起检查、化验单来毫不手软,药品也是价格贵、提成高的多多益善。另外,“专家门诊”开得太多太滥,连那些厂矿、街道、机关办的医院和门诊部都设立了“专家门诊”。据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疾病85%以上为多发病、常见病,“专家疑难病”的门诊量略大于15%当属正常,但目前的情况是专家门诊量达到甚至超过门诊总量的1/2或2/3,而并无迹象提示国人的疑难病症比例有如此之高。有人惊呼,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专家门诊就成了普通门诊!
, http://www.100md.com
    专家门诊,也就这样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专家门诊”名副其实吗?

    我国目前的专家标准是什么?专家的标准谁说了算?按职称的高低来定,看起来是不错,固然不少医生是靠真本事晋升上去的,但也有不少“南郭先生”是靠照顾靠关系靠权势混上高级职称的,而那些低学历低职称的人也不乏英才。再者,由于时过境迁,今天的医疗卫生部门人才梯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初级职称的人才结构成了倒三角形。病人也对如今的专家门诊普通化的现象有看法。可看法归看法,“专家”的队伍仍在年年扩大,因为现在的职称评定年年都有,职称评审的经常化,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的医疗卫生技术(教学)职称的人员也就越来越多,“三代同堂”的局面已不可避免。

    为此,不少医院在开展专家门诊的同时,又纷纷挂出了“疑难病专家门诊”、“名医门诊”、“特需门诊”、“首席专家门诊”等等的招牌,有的新闻媒介还作了这样报道,说此举是为了改革的需要而缓解专家门诊病人拥挤的矛盾,并说这样的门诊挂号费比专家门诊要高,配备的都是一些疑难杂症方面很有成就的医疗专家,他们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较好。可患者看了这样的报道,心里直犯嘀咕:这专家门诊还分一般的和不一般的?如果是这样,专家门诊跟普通门诊又有什么两样?有的病人干脆一语中的:什么“疑难专家门诊”,还不是嫌挂号费低(5~10元),打出了“疑难”、“名医”,变相增加挂号诊疗费呗!
, 百拇医药
    为什么如今的专家门诊声誉不高?为什么有的专家甚至连实习医生能看的病也抓在自己的手上看?而真正的疑难杂症却你看不好我也看不好,这大概也就是某些医院打起了“疑难”、“特需”、“名医”、“首席专家”旗号的缘由吧。既然一般专家门诊看不了看不好疑难杂症,那么,要这样的“专家门诊”干什么?何不退回到名副其实的普通门诊?这也是让“南郭先生”退出“滥竽充数”行列的一个有力举措。

    另外,专家门诊有可能造成两极技术分化,影响年轻人才的培养。因为专家门诊把一大批病人揽过去,且大都是常见病、普通病,中青年医生和实习医生、进修医生就免不了要做冷板凳。医生没有病人,如何提高?我们知道,一个医生从无名到有名,期间不知要走过多少艰辛的道路,他们不仅需要具有扎实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如果所有的病人都涌向“专家”,年轻的医生只得坐了冷板凳,他们,又何时才能成为“专家”?, 百拇医药(王金山 安徽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