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04265
防病 早仲晚三春各不同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1日 《家庭保健报》 2008.03.11
     春天,阴退阳长,寒去热来,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日趋旺盛。然而,一些病原微生物也会在此时“复苏”,随风而来,乘虚而入。气象医学研究表明,四季防病保健,不仅要注意“天时”,在春天,还须把握“三春”的不同。

    早春

    冬寒常会“复辟”

    注意防风、“春捂”

    早春乍冷乍热,气温仍较低,冬寒常会“复辟”,风邪肆虐,易致人伤风感冒,故要加强保暖,用“春捂”来对付“倒春寒”。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春寒可致脑血管痉挛,诱发中风,须加强防范。

    入春之后,伴随自然界一些致病微生物的孳生、繁殖,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白喉、百日咳、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也会接踵而来,除要做好预防接种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之外,还须注意与普通感冒相鉴别,以免错把这些传染病误当感冒治疗。

    早春还是甲肝的高发季节,要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仲春

    “春眠不觉晓”

    “冬眠”宿疾卷土重来

    随着气候逐渐转暖,人体常会出现“春眠不觉晓”的“春困”现象,要注意从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调整,予以排遣。如适量做运动,喝些浓茶和咖啡等。

    春暖花开时节,不少人可因空气中飘浮的花粉而过敏,有的人还会发生哮喘。既往有花粉过敏史的人,应尽量少出门。在暖风吹拂之下,还会引发桃花癣、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病变,要加强对皮肤的保护,以免加重损害。

    “菜花黄,痴子忙”,此时气流、气压、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的不规律变化,易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对外界环境刺激极为敏感的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精神反复无常,以致病情加重。

    冷暖交替的气候,还会影响到冠状动脉舒缩功能以及供血,诱发心肌梗塞。尤其是春分前后,“冬眠”后的宿疾也会不断“苏醒”,卷土重来,对此应高度警惕。

    晚春

    气温升高易“上火”

    预防体内积热

    气温日渐升高,人体产热及排汗增加,常会发生疮痈疖肿等化脓性皮肤疾病,兼之蔬菜淡季,还可致口腔炎、口角炎、舌炎等病患。针对这些“上火”的表现,可适饮绿豆汤、赤豆汤以及绿茶,并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的摄取,少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

    夏天临近,细菌开始大量繁殖,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严防急性胃肠炎、菌痢、食物中毒、伤寒、感染性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从口而入。本报综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