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81036
声随义转话字音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08期
     今人学外语者,许多人羞于启齿,难于张口,成哑巴外语,读中国古籍亦然。其实读准文章每字发音,才有味道,也才是最重要的。古贤凡谈到读书法时,多异口同声,“读书必先识字”,(胡朴安《国学月刊论读书法》)“通经以识字为先”,(钱大昭《汉学商兑》卷中之下)“文字之未能通,妄谓通其语言”,(戴震《汉学商兑》)可见识字是读书的基础。破读,读出文字的正确读音则又是识字的基础。

    词义与读音又有什么关系呢?清代朴学家认为:“作字之始,有音而后有字,义不外乎音。”(见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三·古异部假借转注说》)“义从音生,字从音造。”(见阮元《揅经室集》)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即先有语言而后有汉(文)字。义“存乎声音”。清代语言学家戴震曾总结认为音义之间关系有两种:①“音声有不随故训变者,则一音或数义”,如一词多义或词义的引申。这种情况读音稳定,未为本篇所述之要。②“音声有随故训变者,则一字或数音。”这种情况音与义关系就突显起来了。且字因音而义显。因此字音读准了,其义必明,其字自然识得。看来读出一个正确的字音,是含有对词义的正确理解在内的。
, 百拇医药
    怎样才能把字的音读得正确呢?首先要懂得音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道理,故有钱大昕的“声随义转”,胡朴安“义随音异”之说。按照这个音义的法则,我们就明白了《三国志·华佗传》一文中为什么三次不同处出现的“数”字,有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解释。①“兼通数经”句,数,言其多也。形容词,读作shù。②“悬此虵辈约以十数”句,数,计算之意。动词,读作shǔ。③“数乞期不反”句,数,屡次之谓。副词,读作shuò。

    此外有因通假字,需要“声随义转”的。《毛诗诂训传》多用假借字训本字,开改读音之先,郑康成(玄)注经,以“某,读为某”的形式,揭示其两字之间的假借关系,“读为某”就是某字的字义,就是以读音的形式给汉字注义,因此音、义俱明。清儒提出“声随义转”,则是“音声有随故训变者,则一字或数音。”的换一种说法。通假字如此,如《华佗传》文中“昕卒头眩堕车”句中,卒,通“猝”,突然的意思。故卒读作cù,而不能读zú。同源词亦如此,如“能”与“耐”,音同义通,是同源词。故可互训。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十三·鲮鲤》说鲮鲤(穿山甲)“能陆能水”。能,耐也。陆与水相对,故陆,旱也。意思是鲮鲤耐旱而又耐水。四版《医古文》教材把这句话解释为“能在陆上爬,能在水中游”。显然有增字解经之嫌。“声随义转”依上例可知不仅可以释义,还可以正音。
, 百拇医药
    还有多音词,自然有随义异读情况,但对一些专有名词而言,虽有异读,但由于其词义指称固定,异读的语音也较稳定。如人名华佗,“华”作姓氏时不读huá,而读huà。樊阿的“阿”作名字时不读ā,而读ē。荨麻疹的荨,读qián,而不能读xún。怔忡,读zhēngchōng,不读zhèngzhōng。癫癇的癇,(今写作“痫”),读xián,不读jiān。药名方面,“白术”、“苍术”的“术”,读zhū,而不能读shù。川芎的“芎”读xiōng,不读gōng。如此等等,不可枚举。说明医药类的专名异读现象较多,切不可草率,把字读白。

    《医古文》新世纪规划教材专设一节“容易误读误写的中医药常用字”,特别是举例说明容易误读的中医药常用字,更是不可不知的知识。1998年5月,中信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由马致苇编著的《汉语普通话正音字典》,举出1700多个易误读的常见字、词进行辨正指导。亦是一部常备工具书。,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