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19期
编号:11605096
对抗震救灾医疗工作的几点建议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19期
     就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治工作而言,大规模疾风暴雨式的医疗救治工作已接近尾声,但医疗救护工作任务会更加繁重。结合我过去曾参加1964年邢台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的抢救经验,我提出立体治疗的观念。

    一、立体治疗是针对大灾难后抢救病人的宏观措施。

    当大批病人被抢救出来后,首先就地进行生命救助。待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应立即进行伤情分类,并进行简单就地处置。如对骨折病人行外固定,对体表伤口行清创缝合,注射破伤风及气性坏疽抗毒素等。

    处置完毕后按伤情分级分成就地治疗与转送治疗组。就地治疗组分别到当地野战医院和当地医疗队临时医院就地治疗。而伤情较重者,则转往附近中心医院进一步治疗。对于特别重的伤员,当地及附近医院不能解决的,则应立即转往省会及大城市治疗。不要把所有的病人都转往成都,这样会造成成都的负担,而影响医疗质量。应分散到附近各个大城市。

    二、根据以往地震抢救伤员的经验,大部分救出伤员的生命是有保障的,但如何防止并发症,减少致残率是关键问题。

    这就需要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质控小组成员应由有经验的各科专家组成。他们主要任务不在于直接抢救伤员,而主要是进行巡视检查,对临时抢救治疗不当的进行纠正和指导。

    我建议成立全国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全国各医疗队的巡视检查,指导危重病人的治疗。另下设各省医疗队的质控小组,由两三名有经验的专家组成,负责本省医疗队的医疗质量。也可打破省界,由各地成立医疗质控小组,如:都江堰、映秀、汶川、北川、绵阳等地区成立质控小组。

    疾风暴雨式的抢救工作结束后,需要我们医务人员静下心来,镇定下来,对医疗流程、病人的后续治疗各环节进行细致而周全的考虑。这样对抢救工作的质量及减少致残率非常必要。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有序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