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临床护理 > 信息
编号:11600393
颅脑损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3日 《现代护理报》 2008.05.23
     颅脑损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是指经过再次CT或者手术证实于伤后首次CT扫描上所显示的出血性病灶的扩大或新出现的出血性病灶。这种出血性病灶可为各种类型的颅内血肿(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血肿和多发性血肿)、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出现。PHI可使患者临床情况恶化的危险性增加5倍,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

    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152例颅脑损伤患者中PHI68例,预后效果较好,现将对本病的护理报告如下:

    1.早期发现病情变化由于PHI患者首次头颅CT多无明显改变,对其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早期发现病情改变对其预后影响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伤后24小时是临床护理观察的重点。

    2.神志的观察PHI病人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再次出现或进行性加重,GCS评分降低。因此,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及其进展趋势。

    3.瞳孔的观察瞳孔的细微变化可预见病情的发生发展。我们对瞳孔的观察是每30分钟一次,有异常时随时观察。本组6例脑疝患者因及时发现而获救。

    4.颅内压监测颅内压的改变可早期提示PHI的发生。对血肿清除术后去骨瓣减压者,骨窗张力的大小可直观地反映颅内压的高低,需注意观察骨窗压力。

    5.症状和体征病人出现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重、出现与进食无关的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提示有颅内压升高。

    6.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通畅可以减轻继发性的脑损害,因此,要合理安置病人的体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呕吐物、分泌物。

    7.对手术治疗患者积极配合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备皮、备血、必要的药敏试验、术前用药、术前留置导尿管,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术后按开颅术后常规观察及护理。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粱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