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补益汤 > 补血 > 归脾汤
编号:11696751
《济生方》中的名方——归脾汤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7日 《中国医药报》 2008.05.27
     □杨桢 高琳

    归脾汤是宋代江西名医严用和所著《济生方》中的名方,组成是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远志、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功用是益气健脾、补血养心,主治心脾两虚证、脾不统血证。

    什么是心脾两虚证呢?本方出现在《济生方》的“惊悸怔忡健忘门”的“健忘论治”篇中,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经后世的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本方证的一条特征性的主线和一个分支。主线中有三个环节密切相关:一是思虑忧郁等精神情志证候;二是嗜卧少食、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出汗等脾虚证候;三是惊悸、盗汗、健忘、怔忡等血不养心症候;一个分支是月经不调、吐血、下血等脾不统血证候。

    主线中的证候不是独立的,存在内在关联。本方的病因病机与逍遥散极其相似。如果说逍遥散证是“怨妇综合征”,那么归脾汤证就是“慈母综合征”。在古代社会的生离死别中,相对于“怨妇”的愤怒抑郁之情,“慈母”更多的是思虑企盼之心。“怒伤肝,思伤脾”,二者的病因有异,中医的治疗方法也有不同。
, 百拇医药
    思虑劳倦伤脾,出现少食倦怠、少气懒言、自汗出等脾虚症候,脾虚日久会导致血虚;心主血,血不养心则出现心悸心慌、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等心血不足的症候;“脾主统血”,脾虚还会引起吐血、便血等多种出血证,以月经为例,可出现月经量多色淡,淋漓不尽,甚至崩漏。

    对于此证,治疗立法应该是健脾、益气、补血、养心。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补脾益气,气旺则能生血;当归、龙眼肉补血;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芳香行气,醒脾开胃,还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全方健脾益气,补血养心,切中病机,是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的良方。

    原方中本无当归、远志,明代大医家薛己补此二味。薛己使用本方炉火纯青,他在方中加柴胡、栀子组成加味归脾汤。由于临床上郁怒和忧思常常交织在一起,使得逍遥散证和归脾汤证辨别起来非常困难,即使是薛己,也不能鉴别得分毫不差。因此在他的大量医案中,常常将此方和逍遥散一起使用,典型的有:“朝用归脾汤,以解脾郁生脾气。夕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生肝血”。
, 百拇医药
    研发前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归脾汤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升高,增加红细胞、白细胞数量;减轻某些药物和化疗引起的副作用;能减轻精神、神经障碍,对自律神经起到调节作用;调整血液失衡,对失血者可止血、补血;能改善血液和脑细胞状态,使老年人益智健脑;还可促使免疫力增强等等。

    该方临床常用于多种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头晕、眩晕失眠、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造血系统疾病,如缺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妇科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崩漏、白带过多;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等;以及乙肝、久泻、阳痿、视疲劳、血尿等疾病而见心脾两虚者。

    以归脾汤为基础制成的中成药归脾丸(人参归脾丸)适应证特点突出,疗效肯定。但该方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还有拓展空间,比如在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基于压力和衰老因素引起的精神不安、体力不支和内分泌紊乱等方面都可以展开拓展研究,甚至有可能出现新药。

    (本文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药系讲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