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普通外科 > 胆结石与胆管炎
编号:11629524
细数胆结石治疗,手术、药物各有千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石景森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副组长

    一次聚会上,一位同学谈起他的妻子患胆囊结石,医生一直建议手术治疗,而他和妻子仍在犹豫。参加聚会的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高见”:

    “挨一刀,就为了取出几粒石头,至于吗?万一伤了元气……”

    “不就是结石吗,服点药挺一挺,不碍事的。多少人不都这样挺过来了!”

    大家的“群策群力”并未能化解同学心中的郁闷,却触动了我们的思绪:胆囊为什么会长结石,它有哪些症状?如果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如果任其发展,又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于是,我们萌生了采访石景森教授的念头。

    古老的胆囊结石再起波澜

    两天后,我们来到石教授的办公室。
, 百拇医药
    首先吸引我们目光的是石教授身后的玻璃柜里摆放的结石标本。这些结石大如鸡蛋,小如米粒;有圆形、方形、三角形,形态各异;有白色、黄色、棕褐色,斑驳陆离。

    “这些都是从患者体内取出的胆囊结石。”

    看着我们好奇的目光,石教授打开了话匣子:“胆囊结石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从发现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尤其在欧美地区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成分和习惯的改变,胆囊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约占10%以上,特别是30岁以上的女性比较多见。胆囊结石发病率呈现增高的趋势,已改变了以往北方地区胆囊结石多、沿海地区胆管结石多和农村胆囊结石多、城市胆管结石多的格局。”

    “胆囊里为什么能长出结石?”

    “胆囊结石的成因非常复杂,不是某一种因素所致。”石教授说,“简单地讲,正常人胆汁中的主要成分有胆固醇、胆盐和卵磷脂。胆固醇本身不溶于水,但在胆汁中可与胆盐和卵磷脂结合形成微胶粒,从而保持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溶解状态。正常情况下,这三种成分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一旦三者之间的比例被破坏,胆固醇含量过高或胆盐和卵磷脂含量降低,就会形成胆固醇的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俗称成石性胆汁。成石性胆汁如果遇到一定的成核因素,如胆囊发炎、胆道感染等,就会形成胆结石的核心,在胆囊里生长。”
, 百拇医药
    “你们看,”石教授指着身后的玻璃柜说,“虽然这些结石形态各异、五颜六色,但它们的成分不外是胆固醇结石、胆固醇混合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比较少见的黑色结石。在我国,90%以上的胆囊结石属于胆固醇混合结石,而欧美地区多见于胆固醇结石。这些千变万化的胆囊结石,由于其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给人们健康带来的影响也不同。”

    症状轻重不一,极易误诊

    “那么,胆囊结石有哪些症状呢?”我们追问。

    “胆囊结石的症状变化很大,轻重不同,可因结石大小、部位的不同以及有关炎症而有所区别。通常,患者在饮食不当或饭后易出现右上腹胀满不适、右肩部疼痛以及一些消化不良症状。这些症状由于轻重不一,极易被忽视或误诊为胃病治疗,有的发生了胆绞痛仍按胃痉挛治疗;有的直至胆囊发炎、腹痛加重才被确诊。当然,也有的患者平时根本没症状,只是在体检时才得以发现,这说明胆囊结石出现症状的潜伏期比较长。但无论有无症状,一旦确诊就应积极治疗,否则会引起并发症。”石教授加重了语气。
, http://www.100md.com
    “这么厉害?”看着我们不解的神情,石教授在稿纸上画了一个草图:“正常的胆囊形似茄子,位于肝下,与胆管相连通,当人在站立或坐着时,胆囊悬挂在肝下缘。如果胆囊里单发结石,则多在胆囊底部,随着患者体位的改变,胆囊内的结石会发生移动。若结石恰好堵塞胆囊的出口处,胆汁流通发生障碍,胆囊就会使劲收缩,患者就会出现疼痛,而且难以忍受。这时患者如移动体位或服药后,疼痛会突然消失,整个过程十分迅速,但容易反复发作。

    “若结石嵌顿在胆囊管,胆囊里的胆汁排出受阻时间过久,膨胀的胆囊发生感染,就容易诱发急性胆囊炎。若治疗不当,导致化脓或胆囊壁坏疽、穿孔,接着便是胆汁性腹膜炎,患者的生命将遭到严重的威胁。此外,如果结石嵌顿在壶腹部,则可引起胆石性胰腺炎,治疗不及时,后果亦相当严重。”说这番话时,石教授神情很严肃。

    治疗,选准方案是关键

    “胆囊结石确诊后,有哪些治疗方法呢?”我们的问题紧追不舍。
, 百拇医药
    “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较多,包括口服溶石药、手术治疗、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体外震波碎石等,但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石教授顿了顿,继续说,“手术治疗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仍是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方法,对口服药物无效或胆囊多发的泥沙样结石可进行手术治疗。近年逐渐开展起来的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它利用特制设备,仅需在患者腹部做两小切口,插入电视腹腔镜及特制的手术器械切除胆囊,与普通的胆囊切除原理相同,但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容易被患者接受。这类手术主要用于有症状的、腹腔粘连不重的胆囊结石患者,有严格的适应症,对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胆囊壁明显增厚的患者则不宜采用。不过,对于一些基层医院及低收入人群,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仍是首选,它具有省钱、损伤小、直视下操作安全、恢复快(3~4天可以出院)等优点。

    “现在广泛应用的溶石药物,可明显减轻或缓解与胆囊结石伴发的慢性胆囊炎,部分结石可以溶解或排出。但对于胆囊多发或较大的结石效果较差,停药后多在两年内复发。
, 百拇医药
    “至于广告中吹得很神奇的体外震波碎石,则是利用特制的碎石机在体外产生冲击波,传达到结石所在部位使结石粉碎排出。由于其并发症发生率高、效果差,现已极少应用。”

    我们听得一头雾水,急忙发问:“这么多种方法,患者该如何选择呢?”

    “根据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作为患者,当然都希望用口服药物治疗,但目前完全用一种口服药物去溶石或排石,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当然,这并不是说手术就能100%解决问题。手术是否为最佳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的病变性质、病程长短、结石的大小和数目以及年龄等具体情况而定。举个例子,一位30岁左右的患者,体检时发现胆囊里有几枚0.3厘米大的结石,而且无症状,那么首选的治疗方案是非手术治疗。因为胆囊管的平均直径约为0.4厘米,小于平均直径的结石可能可以排出,但患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做B超复查。如果说患者病史较长,反复发作,或年龄较大,结石约为1.0厘米大小,那么用溶石或排石的方法是很困难的。单纯的胆固醇结石服用药物可变小,但容易复发,而体外碎石的适应症窄,胆囊内的结石粉碎后很难排出,这种情况只能选择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您刚才谈到有些胆囊结石可以没有症状,对于这样的患者,是否必须手术治疗呢?”

    “所谓无症状胆囊结石,是指无任何上腹部不适,在正常体检或检查疾病时才发现胆囊结石的存在。这类患者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因为没有症状,患者一般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但要提醒的是,没有永远静止不动的胆囊结石,结石也不会自动消失,随着病程的延长,迟早会引起症状和并发症的。因此,如果胆囊结石较大,超过2厘米,又嵌顿在胆囊颈部,哪怕无症状,也应该早做手术,以防癌变。如果属于充满型的胆囊结石,胆囊壁较厚,也须及时手术治疗,因为上述情况服药效果甚微,很难排石或溶石。”

    胆囊结石也能癌变

    “您刚才提到癌变,那胆囊结石与胆囊癌有无关系?”

    “有关系!”石教授非常肯定地说,“胆囊结石是诱发胆囊癌的一个重要因素,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国内研究资料显示,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者占20%~82.6%,国外为54.3%~100%。而且,胆囊癌的发生不仅与胆囊结石有关,更与结石的大小有关,结石直径大于3厘米者,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度是小于1厘米者的10.1倍。
, 百拇医药
    “胆囊癌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原发性胆囊肿瘤在我国已占到消化道肿瘤的第5位,居胆道肿瘤首位。而且发病年龄50岁以上者占70%~85%,尤其以60岁左右居多,男女患病比例为1∶2.54。”

    看着我们惊愕的神情,石教授强调指出:“近10~15年的调查还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呈递增趋势,尤以陕西、河南两省为高。因此胆囊结石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决不能掉以轻心,以防癌变。”

    “您认为哪些胆囊结石患者容易癌变呢?”

    “胆囊癌由于临床缺乏典型症状,早期诊断困难。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虽对胆囊癌的确诊有一定辅助作用,但病情往往已到中晚期,使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极差。所以预防是关键,年龄在50岁以上,或发病史在5年以上;B超提示胆囊壁有局限增厚,或结石直径大于2厘米以及嵌顿在颈部的结石和多发性结石,或胆囊区持续疼痛,并伴有明显消化道障碍的患者,均应定期复查,择期施行胆囊切除术,以防癌变。”

    采访临近结束时,石教授让我们转告广大读者:“如果发现自己患胆囊结石,思想上要有正确的认识,既不要紧张,也不要疏忽大意,正确的办法是及时去医院就诊,听从医生指导,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同时在生活饮食上应以淀粉类、糖类和蛋白类食物为主,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脑、肾及蛋黄等,尽量避免油腻食物;如果患者在家中休息或治疗,应注意身体的特殊变化,如出现皮肤巩膜变黄,与以往不同的剧烈腹痛、发热寒战等,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