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29687
吃,也要教?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幼儿园里,一个3岁半的小女孩,每到吃饭就大哭大闹,原因是她只会吸食不懂咀嚼。原来,小孩的家长因为第一次喂糊状食物时小孩恶心,害怕小孩会噎着,就一直将食物做成液体,倒入奶瓶喂她。这让从事多年幼教工作的老师惊异莫名。这还不算最离谱的,笔者见到过一名小孩上小学了,还几乎完全以牛奶作为主食,“吃饭会噎住的呢!”家长说。不过,更多见的则是吃饭和软食无问题,但一些需要咀嚼才能下咽的食物,如青菜、肉块等则难以下咽。这些现象发生后,家长总以为孩子的喉咙太细或有病而去看喉科医生,但检查结果,咽喉的结构是正常的。

    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对营养和小儿喂养知识的不足或片面理解。他们认为牛奶“营养好”,就以为迟些喂粥和其它辅食品不要紧,而牛奶却不能少喝。最重要的,是家长们不了解人类的进食技能需要学习才能掌握。

    “吃,也要教?岂非笑话!”答案是绝非笑话。人在吃入半固体或固体食物的过程,包括牙齿的咀嚼,舌将食物搅拌并推送至口咽部,然后吞咽等;而吞咽过程中,在气管开口处的一块小软骨(称会厌软骨)会反射性地自动将气管口盖住,以防食物掉入气管引起呛咳。这进食的全过程,涉及口腔及其周围与之有关的30余条肌肉的协同动作,其协调靠大脑的控制。大脑的这种控制能力并非全部生来具有,相当一部分要靠后天训练获得。这种训练的核心是指形成进食所需的条件反射。
, http://www.100md.com
    因此,在小孩生后4个月,父母刚开始用匙给婴儿喂半固体(糊、泥状)食物时,几乎每个婴儿都或多或少地会用舌将食物顶出或吐出。有时不顶出来,但在吞咽时有类似哽噎状表现。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与吞咽的协同动作有关的条件反射尚未形成。但经过多次的试喂,以上情况就会逐步改善,直至孩子能“熟练”地吞下半固体食物。这种熟习进食所需的时间每个孩子不一,有些孩子经数次试喂便适应,而有些则长至一两个月才能学会“吃”。这正如学龄儿童学习能力有差异一样。当然,这种差异并非智能的差异,而是适应性的心理素质上的差异。

    小儿的运动(动作)和智能发育,每一种主要项目的发育完成都有一个关键时刻,过了这个关键时刻再去学习就会有困难。例如语言发育的关键时刻在1~3岁,过了此时再去学习就会有障碍(不包括外语学习),甚至于学不会讲话。咀嚼-吞咽动作发育的关键时刻,在出生后4~12个月。如延迟半固体和固体食物的喂食将会导致完成这个动作的困难,而发生本文开头中3岁半的小孩不会嚼食,甚至上小学了仍以牛奶为主食的情况。在临床上发生这种情况的常见于两种家长的孩子。第一种,在初次试喂时,见婴儿把半固体食物顶出或吐出,就误认为他们不肯吃或不喜欢,几次下来就放弃了;或是见孩子有哽噎表现则害怕,觉得应长大一些再喂糊状食物。第二种,母乳充足,以为不需要加米糊等辅食孩子也会长大,等到1岁断奶后再给稀粥、米糊,这时孩子则较难适应吞咽固体的食物。以上情况都被人为地推迟了训练咀嚼-吞咽动作的时间。对原来就“学食”慢的孩子,就更增加了训练的难度。
, 百拇医药
    这种延迟喂半固体、固体食物造成的后果是:(1)错过了关键时刻,随年龄的增大,喂食训练难度会增加;(2)孩子因之形成心理障碍,因“哽”而产生对固体食物惧怕甚至拒绝的心理;(3)因进食量不足而致营养不良,甚至生长迟缓。

    对营养不良这一后果,有的家长很难理解,以为不吃粥饭没关系,牛奶可以替代;或是用“营养好”的东西打成浆放在奶瓶里喂也一样可以解决。事实上,以上两种途径都满足不了小儿营养在量上的需要。人体的能量60%~70%来自碳水化合物,因此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每日至少需要75~100克(1.5~2两)谷类主食方能满足此供能需要。如完全以米粉加入牛奶中用奶瓶喂食,则每日至少给1000毫升牛奶才能满足需要。但是,对婴儿喂食牛奶量,每日不宜超过700毫升。

    因此,合理的喂养应在婴儿满4个月大起添加各类食物(米糊、面糊),并逐步在其内添加各种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蛋黄、鱼泥、肉末等)。当出牙后还应给薄片的软面包或馒头,粥内加入碎菜等,给小儿训练咀嚼。这样孩子就可以顺利地过渡到成人饮食并保证营养供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