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30965
和儿子分床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当你深夜正做着香甜的美梦,却不料被一只在你怀里乱摸的小爪子惊醒,那种感觉真是让你欲烦不能,欲哭不得。这只小爪子就是儿子一郎的小手。

    儿子从出生到现在,满七周岁了,都与我这个做母亲的几乎是同床共枕。丈夫长年在外,偌大的房间有儿子躺在身边,多少也能给我壮壮胆。虽然丈夫提醒我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可我想当这个小家伙晚上睡觉不老实的时候,我也可以及时关照他。由于我对孩子的迁就,从儿子出生时就做好的小床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无形中这也加深了儿子对我的依恋心理。

    儿子五岁那年,我发现他特别喜欢抱着我的睡衣,不住嘴地说:“好闻呀。”晚上睡觉,也一个劲地往我怀里钻,小鼻子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担心这个毛病会对儿子的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就在丈夫回家的一个晚上,我找了个机会,很严肃地跟儿子面对面地坐下来:“一郎是个非常勇敢的孩子,对不?”看着我严肃的表情,他似乎不明白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茫然地点点头。“那好,咱一郎是个男子汉,今天晚上睡小床,让爸爸睡大床。”
, http://www.100md.com
    “不行不行,你们不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吗?让爸爸睡小床!”儿子几乎是吆喝着回答,这倒让我和丈夫哭笑不得,无论怎么给他讲道理,他都置若罔闻,甚至开始撒泼。不得已,我呵斥道:“再不听话,妈妈现在就走。”儿子最怕我从他的视线中消失,于是马上收起眼泪,答应自己睡到小床上,但条件是要紧挨着我。

    半夜,儿子突然莫名其妙地闹起来,吵着要到我身边来,我怕他的叫声惊扰四邻,便赶紧把他抱到我和丈夫中间。可是,儿子一挨着丈夫,不得了了,用两条小胳膊使劲地推着他爸,声嘶力竭地喊着:“爸爸走!爸爸走!”没办法,我只好看着丈夫可怜兮兮地卷起被子去客厅的沙发上睡,儿子也立刻变得安静下来,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一次与儿子分床以我的失败告终,但我不气馁。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小的没有大的精,我不信治不了他。我把儿子的小床换成了一张大的单人床,让他睡大床,我睡单人床。那天晚上,我郑重地给六岁的儿子瞎编了一个宇宙英雄奥特曼从小是如何勇敢、自己独立睡觉的故事。儿子听得津津有味,末了当我正式提出分床时,刚才还信誓旦旦的儿子突然变卦了,死活不肯上床。最后我让他写了一份保证书:“今天我和妈妈shui睡一次,以后保证自己shui。一郎”。拿着他的保证书,我答应了他。到了第二天晚上,当他又开始缠我的时候,我就提醒他:“昨天晚上谁给妈妈保证了?男子汉说话要算数。”果然奏效,他不好意思了,只好乖乖地爬到自己的床上。
, 百拇医药
    初战告捷,一夜相安。运行了个把月,我准备乘胜追击,扩大胜利果实——与儿子分房间。时值四月,气候转暖,即使晚上儿子将被子蹬开也不用担心他受冻着凉。于是,那张单人床又被我移到了书房。为营造出儿童的环境氛围,我在房间里贴满了各种图画,特别是把儿子崇拜的奥特曼的画贴了整整一墙。好了,行动可以开始了。

    “妈妈,等我睡着你再走。”儿子央求道,我只好在他身边哼着催眠曲,静观其睡。慢慢地他的眼睛闭上了,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去,未待走出房门,“妈妈,我想撒尿。”他开始找事了。好,拐回来端起尿盆。完事后,我刚躺下,就又听见“妈妈,我要喝水”。乖乖,折腾我呢。喝完水,把被子掖好,轻声嘱咐他:“睡吧,宝贝,有事叫妈妈。”半夜,好不容易迷糊了一下,儿子在那屋又叫唤了:“妈妈,被子掉了。”我慌得如打狼似的跳起,冲到儿子的房间,可不,被子全蹬到脚底,可他君子动口不动手,就仰仗我来帮忙呢。我又气又急,把被子给他盖好,转身想走,可看着孩子孤独的样子,心里突然感觉很难受,儿子无非是希望得到妈妈更多的呵护吧。作为母亲,我何尝不舍得付出这点感情?可是,为了儿子将来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我想,这时候的努力是值得的。而且,我也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会愈来愈适应独自睡眠的。
, 百拇医药
    专家点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寻求并企图保持与照料者之间亲密的身体联系和感情联系,这种特殊的亲密关系称为依恋。婴幼儿的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微笑、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偎依和跟随等行为。由于母亲通常是孩子的主要照料者,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往往最为深刻。有意思的是,依恋是双向的,在孩子依恋父母的同时,父母也深深地依恋着孩子,并愿意为孱弱的小生命承担和庇护一切。无疑,母子间的依恋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形成积极的情感、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遇到“与儿子分床”这样的头疼事,最初源自于母子双方对依恋丧失的恐惧。对儿童来说,他是以依附成人的方式降临于世的,因而这种恐惧不难理解;对父母而言,遇到这样的问题,则需要重新审视以往的养育方式。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亲子依恋并不意味着单一的亲密无间,反而应该伴有适度的亲子分离。这是因为母亲与儿子之间,毕竟还是两个不同的个体。随着孩子的成长,母亲已不可能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孩子也必将离开父母而独自前行。所以,依恋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说依恋会逐渐丧失。父母没有必要顾虑这些,离开母亲的庇护、失却了母亲的依恋固然是一种丧失,然而惟有如此孩子才能成长为独立的自我。丧失不只是带来悲伤、失落或痛苦,更铺垫了孩子成长的道路。相应地,父母对依恋丧失的恐惧及其相应的行为,必定以孩子独立性的缺失和心理问题的凸现为代价。
, 百拇医药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早期,特别是依恋明显的1~3岁,父母就需要在关爱孩子的同时,让孩子适度体验到独立与分离的感受。行为习惯一旦养成,要改变并非轻而易举。孩子的思维具有独特的特点:对他而言,凡是与他有关的东西,都带有他的特征。原来天天与妈妈一起睡大床,大床就与我有关,凭什么爸爸一来,我就得离开大床了呢?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要求孩子独立睡觉就不太容易。如果从小就为孩子设定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让孩子从小有自己的小床,自己的被子,对孩子而言是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第一步。

    如果孩子一直有与父母睡的习惯,那么,借助于某些特定的时机,鼓励孩子分床而睡,往往比平时更易见效。本文的作者就做了有意义的尝试。此外,孩子在上小学前,或是搬家后有了自己的房间,都是鼓励孩子自己睡的好时机。只要父母充满爱意地为孩子描述新的环境对孩子的新要求,或者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对孩子提出的新挑战,孩子一般都会非常乐意接受这样的要求或挑战。因为通过这样的挑战,他能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对周围世界的把握。

    大多数不愿与父母分床睡的孩子,因为没有独处的经历,所以会感到害怕;另外,在一些孩子眼里,在他想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父母却不准备和他在一起,似乎表明父母不像从前那么爱他了。因此,对父母而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尽管不与孩子睡在一起,爸爸妈妈仍然非常爱他,而且爸爸妈妈给他设置的环境是温馨和安全的。另外,当要求孩子独立睡觉时,要允许孩子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孩子一开始可能会有些奇怪的要求,父母要尽可能坦然处之;睡前给孩子讲个故事,让他平静地入睡;为孩子的房间留一条缝,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就在旁边;为孩子设置一个小夜灯,既方便孩子起来喝水或是小便,也多多少少帮助孩子消除一些对黑暗的恐惧感。一旦孩子有了安全感,独自睡眠也就不再成为难事了。(点评者: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桑标教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