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31320
面对癌症,治与不治的抉择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古人云:“千古艰难惟一死”,道出了生与死的哲学;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中,王子反复诵念的名句:“生存还是死亡?”,道出了人们对生与死的困惑。生与死,是芸芸众生永恒谈论和思考的话题。

    近几个月来,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一次又一次掀起波澜,并震撼着许许多多的人们——陆幼青,这位与癌症抗争了整整6年,被人称之为“挑战生命极限、笑对死神的勇者”,早在辞世前的100多天就拒绝了治疗,专心写着抒情而凄美的《死亡日记》。传闻他完成日记后又重新恢复了治疗。如今,斯人已逝,留下令人回味的文字供世人评说。

    由彼及己,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你不幸患了癌症,将如何面对如此残酷的局面?是抓住一丝希望去求医问药,还是彻底放弃治疗,回家等候死神的召唤?

    不治,患者会失去生机

    陈先生:10年前,单位组织体检,发现我患了鼻咽癌。我的家境并不富裕,治疗这病要花很多的钱,况且能不能治好还是个未知数。我曾一度想到了自杀,幸好家人和同事在精神、物质上给予我大力支持。于是,我做了放射治疗,几个疗程后,癌细胞销声匿迹。尽管连续的放射治疗副作用很大,但是,经过治疗,如今我已活过了患癌以来的第10个年头。3年前,我还与一位姑娘结为连理,订下白头之约。我认为,与癌斗争,苦中有乐。
, http://www.100md.com
    周小姐:我是绝对赞成积极治疗的。我有位朋友的父亲患胆管癌并肝转移,可以说是在预后较差的情况下做了手术,切除了胆囊和部分肝脏,还进行了化疗。几个月过去了,他一直正常上班。如果不是事前知道,没人会相信他是个癌症患者。目前的医学科学这么发达,只要各方面条件允许,特别是经济条件允许,都应该积极治疗。人的生命是很宝贵的,不应该轻言放弃。

    李先生:我有一位挚友,7年前,他刚退休就查出有胃癌,做了胃大部切除及周围淋巴结清扫术。从查出胃癌后,我就经常去看他,他自始至终没有半点颓废。他说:“我活了60年,在古代应该是很长寿了,我也知足了,医生说该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凭他这种豁达的精神,死神也望而却步。3年前,他反聘回到教研室,举办了学习班,收徒弟,编教材,忙得不亦乐乎。我认为,患癌症不可怕,只要“精神不倒,死神奈何”。

    崔先生:陆幼青真正感动我的,是他做出再次接受治疗的决定——虽然耽搁了100多天。一个人如果明知生命之灯行将熄灭,却敢于在命运的狂风中倔强抗争,这是何等壮观的人生风景啊!现实生活中的癌症患者总是寻找很多的理由宽恕自己:已经是晚期了,多活一天只能给生的人们以负担和累赘;反正就这么回事了,“死马当做活马医”不过是浪费钱财,不如早点蹬腿拉倒;晚期癌症的痛楚正常人难以想像和承受,与其“活受罪”倒不如轻快赴黄泉,一死了之……但我觉得,一个对生命和世界无限热爱的人,无论他的生命周期有多长,他留给世界和人类的,应该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坦然面对灾难和痛苦的勇气,一种为延续生命的每一秒所做出的百折不挠的努力。
, 百拇医药
    宋先生:病人治疗期间,需要家人陪伴,这也许既影响了家人的工作,也给家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严重降低了全家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亲人得了绝症后我们就置之不理,还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那与禽兽有何区别呢?

    看来,上述读者认为生命是神圣的,任何人、包括病人都没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虽然病人的确是处于死亡边缘,但绝没有足够的理由使患者丧失应有的治疗。那么,下面的读者又是怎么看的呢?

    治,也许会人财两空

    朱先生:我大姑父生活在农村,两年前咳得很严重,咳出的脓痰还带着血丝,人越来越瘦,到大医院一查是肺癌。住院、手术、放疗,折腾了两个月,花了两万多元。可只是稍好了几个月又复发了,还发生了转移,医生说范围太大不能手术了,得化疗和放疗,化疗的药物还得用进口的,很贵。可是放疗的一个疗程还没完,他就撒手去了。亲戚们说还不如不治,治来治去不过是躺在床上多活了半年,倒不如安安静静地离去。失财又丢命,还连累别人,自己也痛苦不堪,何必呢?
, http://www.100md.com
    徐女士:我认为我国还真应该允许安乐死,尤其对于某些即使给予积极治疗,寿命不能延长多少、生活质量也不会有太多改善的晚期癌症病人。像这种情况,病人若有要求就应给予安乐死,不但可以减少病人痛苦,也可减轻家人和社会的负担。

    洪先生:我认为,得了癌症,首先要看医生怎么说,如果他说还有得治,治了还可活个三五年,那我倾家荡产也要治;如果他说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了,医生也无能为力了,治疗对我来说意义已经不大,那么,我会趁有生之时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就像陆幼青那样,坦然面对死亡总比恐惧来得好。

    林小姐:我有个朋友被诊断为肝癌,初诊的医生说是晚期,做不了手术。于是他拿着病历找到另一个医生,那位医生却说可以做手术。这时,朋友犹疑了,不知如何是好。最终他还是做了手术,可是手术之后他就一直痛苦地躺在病床上,直至去世。治疗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趁早安排后事,免得在病床上苟延残喘。

    赵先生:癌症病人在疾病后期,需要忍受的痛苦是常人无法想像的。我父亲就是一名癌症患者,在他临终的那段日子里,身上插满了管子,每晚被病魔折磨得痛不欲生,曾经有一次,他对陪床的我和姐姐说:“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一觉睡后不再醒来。”看着他那张由于痛苦而扭曲的脸,我认为他延长的不是生命,而是痛苦。
, 百拇医药
    齐女士:也许我的观点有些残酷,我认为把大量的医疗资源配置给身患癌症、可以说已经没有治疗价值的病人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与此同时,中国很多贫困地区却缺医少药,常有年轻人或儿童因小病得不到良好治疗而死亡或残废,这无疑是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合理的表现,也是一种资源浪费。癌症病人已经病入膏肓,纵使神医在世也无力回天,那么,如果他本人或家属提出安乐死,就应该让他没有痛苦地、安详地回归大自然,从而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节省下来,用在有治愈希望的病人身上。

    如果每个人都能健康活在这个世界,舒适、平静地过着美好的生活,这确实是一件美事。然而,生命个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患癌后治不治这个问题,双方读者都搬出了各种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乍一听也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医学专家又是怎样看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胸外科吴一龙教授。

    治不治?治!

, http://www.100md.com     吴一龙教授:患癌后治与不治,关键在于如何理解癌症的治疗问题。按照现代医学处理肿瘤的观点来讲,即使是晚期癌症,也还有很多治疗办法。如强烈的抗肿瘤治疗;针对病人各种状态的支持治疗;改善身体状况,让病人活得更舒服;即使到了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也有临终关怀的学问。一个好的肿瘤科医生,会让病人有尊严地离去,而不是窝窝囊囊、痛苦地死去,这也是一种治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患了癌症是要治疗的。

    病人是否需要积极、强烈的抗肿瘤治疗,不是某个医生说了算的。高明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以及这种治疗办法的效果来确定治疗方案。

    经常有病人千里迢迢来医院找医生,直接要求医生做抗肿瘤治疗。但是医生不一定就给他做。因为假如这个病人抗肿瘤治疗没有什么意义了,仍坚持做抗肿瘤治疗反而会增加病人的痛苦。但医生不会说“你回家等死吧”,而是给他对症治疗,那么他活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会舒适一些。例如晚期肿瘤骨转移,骨头断了,回家等死吗?那会很痛苦。医生把断了的骨头给接上去,恢复他的行走功能,让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能活得体体面面,不用别人来照顾,这不是很好吗?又比如他的癌痛很厉害,医生给予“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减缓疼痛,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比那种痛不欲生、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只能在床上等死的人活得更好,这也是好的治疗办法。
, 百拇医药
    同一个病人到不同的医院向专家教授咨询所得到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在目前临床上是较常见的情况,也是最近这几年在临床医学上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循证医学”的原因。这就要求医生给每一位病人提供一个最佳的指引,即目前全世界医学家们公认的最好的一种方法进行治疗。有的医生没有接触“循证医学”这个概念时,他可能从他的个人观点入手对病人进行治疗,但这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而另一个医生又会持另一个观点、赞成另一种治疗方法。这就会让病人感到无所适从。如果病人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这时就应该去寻找医学资源,寻求“指引”。每个国家都有对某种疾病的“指引”,比如说某一期癌症的最佳治疗的程式应怎么样会有个大概的方向。“指引”上的普遍规律,是大多数人都会接受的。我们国家已制定了这类“指引”,这些资料可到图书馆、互联网上查询或向医生咨询。癌症病人有自己的尊严,有权选择何种治疗方式,任何一个人包括医生不必去评头论足说哪个是错的,哪个是对的。医生可以给病人设计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但不能替病人选择。

    是的,医生只能给你设计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案,不能代替你做出选择。治与不治,如何对待生命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论如何,善待生命,预防癌症,从今天开始;即使患了癌症,也要微笑面对人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