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31443
小心:乳腺癌“年轻”了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沈镇宙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研究会副主任委员 亚洲乳腺癌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乳腺癌研究会(IABCR)会员

    “这姑娘真健美!”当我们对一位娉婷婀娜的女子大加赞叹时,她一定是有着傲人的身材,而身材美的焦点之一又体现在丰满的乳房上。乳房对孩子来说是甘露的源泉,对女性来说是美的元素。可是,现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上海市在过去的25年中,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51%,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北京、广州等地也相继报道乳腺癌发病率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

    为什么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威胁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也不断地提高?如今在乳腺癌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有没有新的进展呢?为此,笔者采访了乳腺癌专家沈镇宙教授。

    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

    “沈教授,据说乳腺癌已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发病率直线上升,已经是女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了。”和沈教授一见面,笔者就开门见山问道。
, 百拇医药
    沈教授严肃地说:“是啊,乳腺癌已上升为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在上海市,1999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已达到了52.98/10万,跃居女性易患肿瘤的首位和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四位。而以往占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的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1990年统计的发病率仅为50年代的20%。”

    “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有没有年轻化的现象呢?”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年龄确有呈年轻化的趋势。35岁以上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院收治的病例中以45~50岁为最常见,较国外报道的年龄为轻。1975—1999年,45~5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年平均上升速度最高,其次是60岁以上的年龄段。”

    生活方式不健康,乳腺癌有机可乘

    “沈教授,为什么乳腺癌发病率升高得这么快,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的呢?”笔者不解地问。
, 百拇医药
    “对乳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其发生与人体雌激素的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但要告诉人们的是,现已知乳腺癌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恶性肿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亦相应提高。西方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远高于我国,这说明乳腺癌主要与生活方式有关,如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等,因为脂肪内有很多胆固醇可以转化成雌激素。

    “儿童时期长期应用保健品、高脂肪和高热量食品常引起性早熟,这与日后的乳腺癌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在临床上,月经初潮年龄早(13岁以前)、停经年龄迟(55岁以后)、初次足月生产年龄迟、未婚、未育等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此外,月经停止后的高脂肪饮食、肥胖等均是乳腺癌的高发因素。

    “至于城市女性滥用避孕药与乳腺癌的关系,现今尚不明确。但绝经前妇女大量应用避孕药,累积到一定剂量后与乳腺癌的发病则有关。另外,绝经期应用雌激素替代剂防止骨质疏松,可改善更年期不良反应,但与乳腺癌的发病似有关联。因而应用这些雌激素替代剂者,建议在症状缓解后逐步减量。
, http://www.100md.com
    “遗传与发病亦有关,家族中如有乳腺癌患者,其亲属的发病率则明显增加。”

    钼靶X线检查,早期预防

    “在以前,大家都知道要定期对乳房进行自我检查,摸摸有没有肿块,看看皮肤有没有病变。可是前不久,加拿大科学家说,人们以往推崇的定期自我检查并没有用处。我们也弄糊涂了。请问沈教授,早期预防到底要怎么办呢?”笔者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沈教授点点头说:“乳腺癌目前尚无一级预防方法,但可以开展二级预防,即早期发现。我们以往向群众宣传的目的是督促群众提高警惕,了解自我检查的方法,使肿瘤能早一些发现,但这些方法所查出的肿瘤已是临床能摸到的肿块,还不能算真正的早期发现。目前我们采用钼靶X线检查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以查出临床上摸不到肿块的早期乳腺癌,即原位癌。这种原位癌可做局部切除,同时其淋巴结很少转移,治愈率达99%~100%。因此,有条件的妇女在40岁以后,每1~2年做一次钼靶X线检查,可以发现早期病例,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 百拇医药
    “除了早期进行钼靶X线检查外,我们还希望大家能改变生活方式。例如,青春期节制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适当增加体育活动,限制或避免应用不必要的保健品以防止性早熟。提倡适当的婚育年龄和产后母乳喂养。更年期需要补充雌激素时应保持最小剂量和最短疗程。更年期后适当增加体育活动,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体内的剩余脂肪,从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术后仍可昂首挺胸

    在乳腺癌的治疗上,有什么新进展呢?

    沈教授拿出一张相片,上面是一位微笑着的中年妇女,背景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一道潺潺的溪水欢快地流淌。沈教授告诉我们:“这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已做手术。她很坚强,开朗乐观,现在她生活得很好。”笔者一惊,仔细审视,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位癌症患者。那脸上平和的表情让人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可能是太敏感了,笔者顺着她的脸往下看,发现她的胸前并不如笔者所想像的是“一马平川”。看出笔者的疑惑,沈教授笑着说:“以往得了乳腺癌,患者都感到很害怕,想到医生要把乳房切掉就不寒而栗。因为乳腺癌根治术一直是治疗乳腺癌的标准手术,但术后可影响外形及功能,病人心理上也因此总有自卑的阴影。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对一些较早期的病例常采用保留乳房的手术,即做肿瘤局部的广泛切除、淋巴结清除及术后放射治疗,使术后仍保有较好的乳房外形,它的效果与根治术相似。这些治疗方法已在国外广泛应用。但主要适用于早期(即一二期)病例,病灶较小(3~4厘米以下),腋淋巴结无明显肿大,且病灶在乳房的周围,离乳晕外缘至少1~2厘米者。

    “对于病灶较大的患者,先应用化疗,待病灶缩小后再行手术。也可以采用乳腺切除后加一期乳房再造手术,恢复乳房的外形。乳房再造手术无疑可以解除病人的心理障碍,术后病人又可以挺起胸膛,参加正常的工作和社交活动。常用的有假体乳房重建、背阔肌皮瓣或腹直肌肌皮瓣行乳房重建等。”

    沈教授接着说:“对乳腺癌的治疗除了为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而手术方法有所改变外,对淋巴结的清除也有了进步。

    “乳腺癌的转移可通过淋巴转移。清除淋巴结以往是常规手术治疗中的一部分,但是术后常使患者上肢出现水肿及上肢的功能发生障碍。其实,各期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0%~50%,因而常规做腋淋巴结清除,常使50%~60%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清除。”
, http://www.100md.com
    “也就是说,如果乳腺癌患者没有淋巴结转移就不必做淋巴结的清除,也就可以又免一‘劫’了?”笔者插话问,“那么,如何分辨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呢?”

    “癌细胞通过淋巴转移,我们就在它要走的道上去侦察,如果在它的第一个必经关卡(即淋巴结)上发现了癌细胞的侵犯,就说明癌细胞已经转移。这就是近年来我们应用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所谓前哨淋巴结,即第一个接受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如该淋巴结有转移,那其他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较大;如这个淋巴结无转移,那其他淋巴结转移的机会就小于5%。

    “检测的方法可以用染料或同位素法。手术前或手术时将染料或同位素注射于肿瘤周围,术时可用肉眼法或探测器检查。”

    深奥的道理被沈教授讲得通俗易懂,使笔者对乳腺癌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楚的认识。

    术后怀孕要三思
, http://www.100md.com
    不知不觉采访时间快结束了。笔者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患过乳腺癌后能否生育。

    沈教授回答说:“妊娠、哺乳期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差,主要因发现时间常较晚,同时体内的一些内分泌改变,而且妊娠、哺乳期的乳腺增大,血供增加,以及婴儿吮吸等容易使肿瘤发生转移。

    “妊娠、哺乳期的病例,术后经抗癌治疗有些还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治疗后再妊娠,会因体内的内分泌情况改变易致肿瘤复发。但年轻患者仍可享受正常妇女应有的权利,即妊娠的权利。考虑这些病例的特殊情况,同时乳腺癌术后复发常在3~5年内,因而建议手术后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者,术后3年如无复发,可以妊娠;如有淋巴结转移者,建议5年以后妊娠。”

    采访结束了,笔者不由得想起曾在《明星》杂志封面上刊登自己赤裸着上身的照片的德国人莉娜,虽因乳腺癌而切掉了一侧乳房,但她自信的微笑向世人展示少了一侧乳房的女人依然美丽。当时这幅照片引起了很大轰动,也给全世界的乳腺癌患者以鼓励:热爱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可以让病魔却步。在如今科技进步的时代,人们更应该自信、自尊、自重地生活,更应该相信生活是美好的。乳腺癌患者同样可以活出真风采,和莉娜一样征服病魔和心魔。健康生活着的人们,更应珍视自己的身体。拥有健康,就拥有一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