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31097
打假打假--假医生与假性病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日 家庭医生医疗保健网
     一位姓吴的大学二年级学生觉身体不适,听了某电台深夜的成人性教育及性病咨询节目,觉得自己得了性病,到某专科门诊部就诊,被检查后“医生”也说她得了淋病等多种病,治疗费要一万多元。结果该学生被吓得在大街上大哭起来。后来经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查,身体完全正常。此事提醒社会大众,现在有一种打假新对象——假医生,必须引起注意。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医疗保健市场也进行改革的探索。随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专科”、“门诊”、“中心”,遍布各地城乡的大街小巷,大有“门诊多过米铺”之势。其中良莠不齐,夹杂有很多无证行医、江湖庸医、假医,贻害不浅,是为扰乱医疗卫生事业的害群之马。假医、庸医得以泛滥,有其原因。

    首先,虚假广告,舆论误导。此类“医生”常常利用街头巷尾的墙壁、电线杆等大肆张贴广告,声称“包医×病”、“一次治愈”等虚假承诺,甚至通过正式媒体刊登、播放其所谓“医疗广告”,冠以“专家”、“主任”等衔头,标榜“秘方”、“验方”、“先进科技”、“不用开刀”等等,夸大甚至无中生有地捏造治疗效果、隐瞒毒副作用,误导群众。此类事例已举不胜举。《家庭医生》曾剖析了“尿毒症不用透析”的医疗广告,可谓“一针见血”。但是,最近仍然常常见到患者因为偏信“专科”、“门诊”等的“秘方”服药致肝肾功能损害等致残疾或死亡的报道。有统计指出我国此类死亡人数已有数百。可见虚假广告祸害之深。
, 百拇医药
    其次,患者急病乱投医,中了假医、庸医的下怀。患者自觉不适,以为得了大病,总希望能够早日得到诊断、治疗,及早康复;而如果有涉及性器官的不适,则总以为得了性病,讳疾忌医,怕到医院看病会受人冷眼,就听信不实广告,希望“一次彻底治愈”,到此类“专科”、“门诊”看病,即便动辄成百上千元的费用也忍痛接受。结果往往是白白花了冤枉钱,甚至又贻误了治疗时机。

    目前部分大医院患者众多、门庭若市与“专科”、“门诊”病人稀少、门可罗雀形成鲜明对比。到大医院看病候诊时间比较长等不便也促使部分患者转而求于“专科”、“门诊”等。广州各大医院均在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就诊条件,竭力消灭“一长一短”现象。

    此类假医、庸医不顾患者利益,投机取巧,骗取病人钱财,其手法不乏以下数种。

    第一,夸大病情。无中生有,动辄将性病、肿瘤、癌症等等字眼往患者头上扣。报纸报道有一男子到天河区某门诊部看病,交了200余元检查费后“医生”交给他一支棉签嘱取标本做检查。该男子避开“医生”将棉签蘸自来水后交给“医生”。不久,结果出来,医生煞有介事地告诉该男子“患了性病”。如此“医生”将该男子吓得扭头即逃。
, 百拇医药
    第二,大包围检查。不分青红皂白,先来一份检查套餐,费用不菲。检查后并不出示检查报告单,病历也是尽量简单,甚至无病历,令人无从追查。本文开头提及的女学生即有此遭遇。

    第三,私配药物,秘方泛滥。有不少“专科”、“门诊”将普通中药切碎、混合后标榜“秘方”药物;或者将一般的西药研成粉末,包在一小纸包内(所谓方便患者服药),高价出售给患者,牟取暴利。

    其他诸如有病分次看,无病再复诊等也是其惯用伎俩。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患者受骗上当呢?大家平时应当注意学习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减少疾患。同时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洁身自爱,与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

    另外,应该有正确的消费观念,万一身体不适,有必要求医时,应选择可靠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这里要着重提醒各位病员朋友的是,即便有涉及隐私的难言之隐,亦大可不必讳疾忌医。因为职业道德要求医生为每一位病人保密。每一位合格的医生都会很好地为病人保守秘密。

    最后,政府加强打击无证行医的力度,规范开业医师的诊疗活动,健全医疗广告管理体制也是保障患者利益的坚强后盾。但愿该女大学生的遭遇不再发生在其他患者身上。, http://www.100md.com